別說武媚兒不情愿,長孫稚更不情愿,完全能想到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頭疼和勞累了。只是武信開口了,由不得他。
事已至此,關系已定。
長孫稚和武媚兒,都會本能地隨之改變心態。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反過來,也是如此。
不想讓人指責批判的話,武媚兒必須把長孫稚當父親對待,長孫稚必須把武媚兒當女兒對待。
這個世界很注重這些,本能也會照之行事,并非武信前世那種“欲望橫流,人心不古”的世道。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無論什么方式得出的結論,本王只認此點”
解決了最看重的武媚兒的問題,武信環視在場眾人,神情鄭重認真緩緩說道,使得無數人心中一凜,紛紛揣摩。
武信沒明說,但不難猜測。
武信不參與和阻止之前的事情,不偏不倚,默認這種“拼比”產生的結果。
你不能不承認,能內斗也是種能力,只要控制好程度,別用錯地方,做得太過就行了
“不過”
不待眾人多想,武信語氣一轉說道,又眼神凌厲環視眾人,語氣格外鄭重接道
“無垢和珪兒的地位,是她們自己爭取而來,有目共睹。此次若能成功開國,無垢為王后,無論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改變。這也是本王當初對無垢的承諾和誓言”
頓了下,看向韋珪和韋孝寬等韋氏之人,接道
“王貴妃和太尉,是珪兒和孝寬老祖”
長孫無垢和長孫氏,韋珪和韋氏,同時心中一顫,大松口氣之余,還有深深的感動、欣慰和欣喜。
武信既然當眾說了,那就是最后決定,不容改變。
特別是長孫無垢和韋珪,感動得美眸迷離了,若非萬眾矚目,恨不得立刻撲武信懷中了
以韋珪的智慧,自知比不上長孫無垢,輸給長孫無垢不會覺得有什么,早有心理準備了。
只是韋氏不甘心,不停慫恿,韋珪忍不住想爭一爭。
目前的結果,韋珪很滿意了,比期待中好,證明她確實在武信心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僅僅次于長孫無垢而已
此外
古族武氏一到,武信就強勢把武媚兒和長孫稚定位為師生,其實這也是對武氏和長孫氏的一種特殊關照,給人種武氏和長孫氏會聯合對付韋氏的錯覺。
本來是三足鼎立,被武信這么一插手,明顯有種偏心的感覺了
三族中最強的韋氏,肯定會多想,就是天下人也會這么看待。
值得一提的是,國母王后之下,是四大貴妃,分別為王貴妃、王德妃、王賢妃、王淑妃。王貴妃是四大貴妃之首,僅次于王后。
再加上太尉之位的確定,這就是武信對韋氏的補償。
牽一發而動全身,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武媚兒,不然武信本意,是不會更不想插手三族之爭。
“回城”
不待眾人多想多說,武信直接擺手吩咐道,便自顧自前行。
留下背后的武順,身軀微顫,泛發的容光,瞬間黯淡下去,明亮絕美的雙眸,黯然而淚珠彌漫,粉拳緊握,委屈幽怨至極
“哼”
武順大聲冷哼一聲,剛要發作,卻被母親楊氏一拉,搖頭阻止,低聲提醒道
“兩位夫人的功勞,有目共睹,眾所周知。如果信兒不這么做,反而不好向那些有功之人交代。來日方長,這才剛開始呢,別急時間越久,對你越有利,你的優勢是她們無論如何比不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