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縣城,位于高郵湖北畔,大運河邗溝西畔,又毗鄰白馬湖,是個三面環水,易守難攻之處。
同時,也因為安宜縣城的特殊地形,水陸四通八達,成了五國聯軍覬覦離都的重要據點,不只是后勤物資的據點、中轉站,也是聯軍的水路中轉站。
離王武信親率信武衛、呼雷鐵騎,追擊唐王李淵殘軍,直至盱眙縣城十數里處,正當無數人以為離王武信會強攻盱眙縣城,對唐王殘部趕盡殺絕時,卻忽然沿著官道,轉向東面。
如此舉動,讓唐王李淵殘部,大松了口氣,卻讓其余四國聯軍,大吃一驚。
雖然還沒確切消息,但盱眙縣城,沿著官道往東,就只有安宜縣城了,要么是轉向南方,襲擊正匯聚四國主力北狄和魏、夏、燕的金湖城,想想也不大可能。
監察離王和信武衛動向的眼線,第一時間把情報傳向位于金湖城的四國主帥。
四國主帥反應不可謂不快,立刻讓剛南下且機動力最強的北狄鐵騎,全速回援安宜縣城。并派出大修士,火速通知安宜縣城嚴密戒備,準備據城死守;通知正源源不斷南下的各支軍隊,或攔截離軍,或回轉安宜縣城。
安宜縣城西方十數處,清宜叢林。
密密麻麻的身形,忙碌在叢林內外,無數樹木被砍伐,而后被拉到官道中,堵死道路。
這是三支原本已經離開安宜縣城的萬人編制軍隊,接到軍令后,緊急返回,在清宜叢林伐木攔截。
“得、得、得”
鐵蹄如雷,大地震顫,塵土漫天。
“來了全軍集合,列陣”
隔著十數里遠,全力伐林的軍隊,便迅速集結,并列成品字形隊列,正好是兩支長槍兵、一支弓箭兵。
“燃木”
一聲喝令,趕來援助的一位大文修和十幾位煉心文修等若煉氣境,迅速施法。
“烈焰焚燒”
“火海熊熊”
“火龍沖擊”
近二十位文修,全是擅長火系,手段盡出,剛砍伐而綠意十足的樹木,也黑煙裊裊,紛紛燃燒起來。
十數息時間
噼里啪啦作響聲中,黑煙彌漫叢林,叢叢烈焰熊熊而起
“找死”
正當三支聯軍軍隊,靜待叢林化為火海時,百余道大修士氣勢,勢若山海壓來,更有聲如霹靂震耳。
百余位身穿金甲的信武御衛,劃空而至,毫不停頓地沖入正在燃燒的“火堆”,轟得樹木枝葉紛飛,火花四濺。
聯軍唯一的一位大文修和兩位大武修,見勢不妙,毫不猶豫地轉身遁走。
這是離王武信身邊的信武御衛,全是大修士,就憑他們三位,就算有三萬軍隊輔助,對上一百余位信武御衛,也是純粹找死啊
“射”
三位大修士能逃,軍隊卻不行,將軍一聲令下,萬箭齊發。
百余位信武御衛,卻沒沖擊敵軍,而是氣勢如浪瘋狂攻擊,轟得攔路斷樹斷木,四處紛飛。
“武道天下”
精銳騎兵的速度,快若旋風,百余位信武御衛,還未完全清理官道時,武信已經率著信武衛趕到,天賦施展,凝聚軍心、士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