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湖西邊數十里處,永福縣城。
武信得到聯軍動向匯報后,便從安宜縣城,轉移到永福縣城,轉移路線是橫渡高郵湖,也說明了聯軍并無強大水軍,至少沒打算和離軍爭奪水上霸權。
畢竟至今為止,聯軍的主要依仗,還是騎軍,其次則是數量眾多的步軍。
武信抵達永福縣城時,太尉韋孝寬和三王、三寶大將軍、七大鎮將等,已經齊聚永福,并各率一軍,安營扎寨做好應對準備。
雙方軍營都是連綿不絕,一望無際,宛若浩瀚汪洋直鋪到天際。
軍營連綿,蒼天無光。
森寒陰厲的鐵血煞云,遮天蔽日,使得金湖地界陰沉一片,勢若暴風雨降臨,令人情緒壓抑凝重。
“如今敵軍,以盱眙縣城和金湖城為首尾兩端之據點,軍營遍布在兩城之間,連綿百余里之遙,毫無間隙”
武信抵達,眾臣齊聚,由太尉韋孝寬主持,首先介紹起目前局勢。
“其中應以北狄最強,約有兩百五十萬鐵騎;北燕次之,約有一百五十萬鐵騎,一百五十萬步軍;魏國再次之,約有一百二十萬鐵騎,兩百萬步軍;夏國再次之,約有百萬鐵騎,兩百三十萬步軍;唐國最弱,約有四十萬鐵騎,兩百五十萬步軍。總數約為七百萬鐵騎,千萬步軍。另有數量約為兩千萬的民夫和后勤兵、新軍,主要負責后勤補給和諸多設施建造”
“敵軍整體陣形呈茄子狀,由西往東,分別是唐軍,主帥李孝恭;北狄,主帥阿史那德;北燕,主帥羅通;夏軍,主帥劉黑闥及四方大將蘇定方、蔡定方、梁定方、馬定方;魏軍,魏王李密親率。唐軍主要鎮守盱眙縣城,必須保證敵軍后勤路線;魏軍主要鎮守金湖城,必須保證抵抗周圍水陸襲擊”
“此次敵軍,明顯想仗勢威壓,正面擊潰我軍。軍營完全相連,部署得天衣無縫,根本無其他策略戰術可想”
“這是場硬戰血戰雙方必是血戰到底,直到一方先扛不住而撤軍”
最后,太尉韋孝寬苦笑總結道,這也是大規模戰爭的特點。
數以百萬計的軍隊規模,什么陰謀詭計都沒用,便是離國九仙全出也影響不了大局,最終還得雙方的綜合實力。
強如韋孝寬、高士廉、長孫無忌、杜伏威等主掌軍事的高級天驕,也實在想不出有效的謀略。
“那倒不一定,事在人為”
武信神秘一笑,信心十足應道,使得在場眾人一怔。
特別是韋孝寬,要是離王想得到有效策略,而他這個太尉卻想不出,那還要他這個太尉干嘛
武信沒具體解釋,而是轉移話題問道“我軍如今情況呢”
“此次戰役至今,我國有得有失,特別是吾王覆滅域外強者,極大解決了我國財政問題;拿下安宜縣城,獲得海量聯軍物資,極大解決了我軍物資問題。”
韋孝寬早有腹稿地迅速應道,頓了下,又迅速具體匯報道
“如今,我國大軍基本恢復,三寶大將軍和南陽侯的親衛軍,更是擴編到三萬之數,嫡系軍隊只是恢復十萬編制,卻可全為騎兵;其余六大鎮將,也全恢復了一萬親衛、十萬嫡系的規模。此外,另外組建了數量高達五十萬之眾的騎軍,分別由翟讓、程咬金、單雄信、蠱皇、水王和火王水火合一,各五萬,各率十萬,足可與敵軍騎兵軍團一戰”
“步軍方面,經過兩個多月征募和訓練,除坐鎮各城的駐軍外,我軍調集了八百余萬步軍,分布在眼前軍營”
“總的來說,我軍綜合實力并不比敵軍差多少,可算勢均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