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戰場遼闊,北燕北狄之事,被唐軍高層隱瞞下來,唐軍軍卒并不知曉,依舊聽令死撐。
正當李孝恭等人遲疑不定時,北狄敗軍已經到了,如被群虎追殺般,直接朝唐軍防線發起沖擊,等于讓唐軍也遭到了夾擊
“停住停住”
“慢慢來,不要亂”
“往側邊走,不要沖垮防線”
萬馬奔騰,天驚地顫。
漫山遍野的北狄騎兵,呼嘯而至,蹄聲如雷,大地顫抖,驚得唐軍將領連聲運氣高喝,聲震山野。
騎軍浪潮抵達,前方數千騎兵也有繞開防線而行,后方騎兵趕到,身邊擠滿了軍隊,根本無處可去
只能硬沖前方西方了
唐軍的防線,主要是針對前方南方,側旁防線并不算強,忽然遭遇到如此強力沖擊,紛紛崩潰。
各種柵欄、石墻、土墻等,在如此浩大的鐵騎沖擊下,一擊而潰。
更嚴重的是,北狄騎軍沖垮防線后,卻是直接碾壓而過,無數唐軍軍卒被撞飛、踩死,而是踩成肉泥。
“a殺”
看到自己兄弟、戰友、手下等慘死,不管是將領,還是軍卒,紛紛勃然大怒,怒吼著撲向北狄騎兵。
混戰開始
唐軍將領最后悔的是,沒在北狄騎軍即將沖到時,果斷攻擊攔截,才讓這些騎兵直接沖擊防線,導致己方損失慘重
世上沒有后悔藥。
北狄騎兵沖入唐軍陣形后,就更不是唐軍步兵所能抵擋了。加上怒而攻擊的唐兵不多,更是助長了北狄騎軍的氣焰,使之呼嘯而過,碾壓出一條偌大血路,把唐軍陣形沖得七零八落。
幸好北狄騎兵也不是想沖垮或攻擊唐軍,要的只是一條生路,并未故意去沖擊盱眙縣城,而是擦過縣城邊沿,呼嘯而去。
“轟”
“殺”
負責沖擊盱眙城右側的羅武軍,趁著唐軍大亂,羅士信一舉轟爆巨木釘立和碎石堆砌而成的雙重防線,帶著羅武精衛殺入。
缺口一開,越來越多的離軍涌入,唐軍又無足夠的軍隊及時補上,使得缺口越來越大,逐漸形成惡性循環,緩緩演變成敗局。
盱眙縣城南城墻。
利箭呼嘯,吶吼震天,更有器械咆哮不絕于耳。
李孝恭親率玄甲精騎,在城墻三四里處迎戰臥龍蠻衛。
這是唐軍算定的最佳距離,既不會讓離軍攻城器械,肆無忌憚轟擊城墻。也不會演變成和離軍的生死決戰。
近有唐軍步兵協助,遠有墻頭守城器械和弓箭手協助,雖然傷亡頗大,打得頗為慘烈,倒也擋下了臥龍軍的攻勢。
“報”
“稟告將軍北狄敗退,沖垮我軍城東防線和陣形,踩死撞傷我軍無數,逃竄而去,導致城東失守”
李孝恭聯合李神通、柴嚴等大將、強者,正糾纏古蠻象族的象峒時,一位大修士傳音匯報道。
“砰”
李孝恭心神一顫,頓時被象峒一棒擊飛,鮮血狂噴。
李神通和柴嚴大驚,連忙出手纏住象峒,使之無法追殺李孝恭。
李孝恭起身,又是一口鮮血噴出,是連傷帶氣導致,咬牙沉聲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