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離國德妃和離王,想牽制我方,都需要時間,這也是我方最大的優勢,我方必須盡快拿下函谷關”
高颎擺手阻止眾人沒多大意義的分析和爭論,神情鄭重看向函谷關方向提醒道。
頓了下,更為直白地接道“根據我方情報,離國德妃招兵速度極快,我等每拖延一息,她就能招數個、數十個,甚至數百個新兵,攻守情況下,我方得多犧牲多少孩兒”
大隋九天王中,鎮武王賀若弼偏向武力,玄相王高颎則是偏向文方,不只本身是個大文修,智慧謀略也是首屈一指,深得眾人認可和敬服。
鎮武王賀若弼頗為不屑搖頭啐道“話雖如此,據說招的全是女兵,又是新軍,根本不足為懼,也是唐國沒人了啊”
“所以說攻守情況下女兵又如何只要會射箭、會反擊,何需經過多高訓練難道拿我方大好男兒去換取敵軍廉價的女兵”高颎皺眉強調道。
“那倒是只是那么一說罷了”
賀若弼有些尷尬地點頭贊同道。
裴元慶適時請示道“是否需要調集各路大軍,齊攻函谷關”
“那倒不用,原計劃行事,我方加快速度便可”
高颎毫不猶豫搖頭否決道,又看向鎮武王賀若弼說道“就需要賀王爺與征西將軍一起出兵,盡快抵達函谷關,發起攻勢了”
“當然”
賀若弼身高極高,和玄相王高颎級別相同,并無從屬關系。
不過,他對高颎頗為敬服,本身也較為豪爽大度,倒是不在乎聽從高颎吩咐,并降低身份和裴元慶這種小輩一起行動。
“哈哈有賀王爺親自出手,又有征西將軍,離國德妃自然不在話下”
高颎暗松了口氣,大笑著高聲贊道,倒是給予賀若弼極高評價和認同。
如果李元霸還在,唐國尚有能和賀若弼、裴元慶一敵的猛將,如今縱觀唐國,還有誰擋得住兩位猛將
其余就看適時情況了,雙方差距不是太懸殊,自可摧枯拉朽,一戰功成。
“傳令全軍,整軍速發,兵指函谷”
函谷關,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
縱觀天下,函谷關是如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
雖然函谷關距離東都極近,卻向來被認為是東西關的分水嶺。
從天下角度,關西俗稱關內,關東則為關外,重要性可想而知。
此時,函谷關內大軍匯聚,旌旗如林,寒芒如星。
原本五十萬唐軍,加上后續支援的兩百萬軍隊,已經密布關內關卡內部。緊隨著離國德妃李秀寧率著一百五十萬娘子軍抵達,更讓函谷關的兵力密集度,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在唐國的支持下,李秀寧甫一抵達,便全面展開軍事行動,無數投石車、巨弩車、滾石巨木、火油鐵鍋等,被搬上墻頭,密集遍布。
關內,依照建筑格局,順著蜘蛛網般的大街小巷,無數箭樓、石垛、碉堡、要塞等,密密麻麻,幾乎是不惜成本地把關內改造成純粹的軍事要塞。
相對于隋軍的輕視,唐軍的無奈,天下人的置疑,李秀寧并未輕視或高估自己,只能盡自己一切努力去作為,冷靜和部署,卻是超出了天下人的猜測,漸漸得到了關內唐將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