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轅關關外。
離王武信親率的這一路離軍,軍營連綿百余里,一望無盡,煞云遮天。
軍營就駐扎在轘轅關十數里處,卻絲毫沒攻關的意思和舉動,也沒斥候或零散軍卒亂竄,就這么乖乖待在軍營中。
鎮守轘轅關的唐國名將李孝恭,緊張萬分戒備,看到離軍反應,方才稍微松了口氣,卻更憂心函谷關的戰局。
離軍軍營中部。
武信抵達轘轅關外,安營扎寨后,并無多少動作,似乎就此隱修,連露面都極少,讓不少勢力眼線,懷疑離王是否還在軍營中。
“啟稟吾王我軍過河后,連戰連捷,若無意外,短則兩月,長則半年,便可覆滅夏國”
信武御衛環衛,生人勿近的中部營帳。花公公嬌艷如花,明顯碰上大喜事般,前來匯報道。
“夏國最大依仗,就是母親河,無法在母親河河畔擋下我軍,滅國是遲早之事。若是征夏三路大軍,還因此戰敗,那就真的枉費孤的信任了”
武信平靜示意禁衛,把最新戰局標注在軍事沙盤上,毫無意外地點頭應道。
這也是事實,夏王竇建德固然是驍勇善戰,頗得民心,也有許多勢力支持。但是,若非仗著母親河天險,也輪不到他稱雄河北。
天下人暗中評判,原隋、離、唐、魏、夏、燕六國鼎立時,夏王竇建德在六王中,就綜合能力和綜合實力最弱。
隋離就不說了,當之無愧的最強國度。
唐國人才濟濟,滿門英杰,更占據了三大天都之一的東都,進可攻,退可守。唐王李淵本身也是文武雙全,被許多世家宗派看好,呼聲最高。
魏國繼承了瓦崗軍的遺澤,接收了瓦崗群雄和山東豪杰,魏王李密本身也是聞名天下的大文修,在治國方面或政治民生方面,首屈一指。
北燕位處北疆,北燕王羅藝也沒多少頂級文臣武將。但是,北燕有守衛邊疆無數年的燕云鐵騎,疆域內更是民風彪悍,人人尚武,光是北燕鐵騎,就足以讓北燕稱雄一方,在亂世中有立足之地了
只有夏國
文不成武不就,相對來說,人才不多,財富不豐,疆域不廣,聲望不高。
仔細揣摩,除了占據母親河天險,夏國還真沒什么突出之處,就夏王竇建德,本身是個驍勇善戰的名將了
挺悲劇,但現實如此。
當然,竇建德能在亂世中稱霸一方,自然也有其獨到之處,也降服了母親河南北無數大小反賊勢力。
“吾王淑妃娘娘竇紅線已經傳訊夏王。但是,夏王毫無臣服跡象,頗有死戰到底的意思,請吾王定奪”
看武信沒多大反應,花公公也不敢表現得欣喜太過,卻是小心翼翼匯報道。
如今連花公公也清楚,離國最需要的是時間,卻碰上夏王竇建德這“二愣子”,明擺著沒什么希望了,還寧死不降,確實讓人頭疼
更新到,拜求月票推薦票訂閱打賞拜謝未完待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