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李淵心思已定,多勸無益,只能從竇氏著手了
對于竇氏,李淵向來頗為尊重,也極為重視。
如果說,普天之下,還有人能說動李淵,就只有竇氏了
至于萬王妃,薛王妃,李智云等人,只能沉默聽著,沒那個實力、能力、底蘊和資格,參與如此大事。當然,他們出聲,也不會被重視
“你們也長大了,各有想法。我族滿門英杰,并非說說而已,所說都有道理,只是觀念不同罷了,何需爭執”
雍容華貴的竇氏,面帶微笑環視在場眾人,最后看著李建成兄弟,平靜說道。
兩子爭執,父子矛盾,唐國危局等,都難以動搖竇氏之心,似乎在竇氏心中,就沒什么事能撼動她,永遠都這么冷靜、淡然,真正的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
最典型之事,就算李世民、李元霸兩子隕落,就算金湖慘敗,就算東都被圍,竇氏似乎永遠都是這么平靜。
就像只是個最傳統的家庭婦女,只知家庭小事、家庭瑣事,其余一概不知,一概不懂,無知自然無畏,無畏自然平靜。
“嗯”
包括李淵、李建成等在內,在場眾人一怔,一時反應不過來。
竇氏依舊是微笑平靜說道“解決辦法很容易,既然各有立場,各有想法,各自去做不就行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爭的呢”
“母后”
李建成臉露疑惑,焦急又不解再次喊道,其他人反應也差不多。
竇氏理所當然地毫不猶豫應道“吾王既然想堅守,那就堅守,何必違心建成既然看好離國,那就投靠離國,何需遲疑元吉既然看好大隋,那就投靠大隋,何用糾結”
“這個”
這次不只是李建成等人傻眼,連李淵也有些迷糊,還有一些抗拒了
竇氏眼神平靜和李淵對視,反問道“狡兔三窟大子和三子留下,也起不到太大作用,放出去也好,免得我族被一鍋端了,斷了李家香火,也讓夫君堅定本心,省得飽受煎熬,難道不好嗎”
“也對”
李淵有些迷糊地張了張嘴,點頭應道。
數月來,李建成和李元吉態度很明顯,也爭過無數次了,留下來也只是添堵,還不如眼不見為凈,更給李家留點香火,一舉多得
本來,李元吉向來是偏向且支持大哥李建成,兩人關系極佳。但是,自從李世民逝世后,李元吉就開始不安分,逐漸和李建成走上對立面了
很簡單,沒了李世民,李元吉是唯一能和李建成比擬者,其他弟弟要么庸碌,要么年幼。
“如果三弟被隋軍挾持,用來威脅我軍呢”李建成心思劇轉,頗為擔憂問道。
李建成頗為不忿冷笑提醒道“大哥該擔憂的是離王”
竇氏笑靨如花,就像看著兩個小孩子般笑道“你們都成年了,自己的路,自己的選擇,結果自己負責。如果還擔心這個,還支持再拖上李家的話,那不是更慘”
當然,有些話,竇氏沒明說。
兩個兒子,都想勸唐王李淵臣服自己支持的一方,肯定是想加強自己的身份、地位、作用和功勞等等,這種小把戲,就沒必要折騰了
雛鷹長大了,就得自己翱翔,父母家人護得了一時,護不了一世。
“行就這么辦”
李淵眼神一亮,神情認真看向兩子說道。
竇氏這想法,倒是說到李淵心坎中了,只是李淵以前沒明悟過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