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洛陽,西城墻。
縷縷濃煙升騰,尚未凝固而依舊嫣紅的鮮血,灑遍城墻、城內各處,表示之前雙方激戰之慘烈。
高聳入云的城墻上、城墻內梯、城內地面等,密密麻麻擠滿了人,人山人海,鐵血煞云依舊如烏云蓋頂。
宣布停戰、和談后,雙方停戰。
高颎高聲要求和唐王一敘,不過,卻是要隋軍統帥前往唐軍陣營一敘,唐王李淵可不愿也不敢輕易犯險,免得遭了敵軍算計。
高颎正要率眾前往,魚俱羅攔住要求道“高相,您是最高統帥,豈可輕易犯險不如老夫去”
“不用,如此大事,老夫得親自前往,放能說服唐王,也才能表現我方的誠意。有定兄弟定彥平和裴小子跟隨即可,就要魚兄弟和諸位將軍,鎮守大軍了”
高颎擺手應道,并鄭重環視在場隋將,語氣誠摯懇求道。
片刻后
高颎只帶著定彥平和裴元慶兩人,緩緩走下城墻,走向唐軍陣營。
密密麻麻的唐軍,旌旗咧咧,刀槍如林,煞氣驚心,讓高颎等人如置身森寒煉獄,壓力極大,三人卻旁若無人,閑庭信步地坦然行走著
“不會難道玄相王真要率領隋軍,投向我軍”
看著高颎就帶著兩個人,毅然深入己方軍陣,戰力最強的李神通,有些難以置信地呢喃著,頓了下,眼露精光期待說道
“若能把玄相王、雙槍王和銀妖,留在我軍,隋軍戰力必定大打折扣,東都無憂矣”
之前高颎的話語,是當眾而言,其中難免有唐軍的眼線,很快傳到了唐王李淵耳中。
其實,這點才是唐王李淵愿意到前線,和高颎等人一談的主要原因。否則的話,隋軍久攻不克,誰知道是不是陷阱
如今的唐國,今非昔比,可不是之前名將眾多的巔峰時刻,只剩下李淵、裴寂、劉文靜、李孝恭、段志玄等寥寥數位名人名將,連李建成、李元吉等人也分頭離軍、隋軍了。
如果唐王李淵被殺,唐國肯定大亂,就徹底沒救了
“萬萬不可”
李孝恭大驚連忙說道,隨即迅速接道“高相不愧為高相,目光長遠,高瞻遠矚,本帥極為佩服。相信這也是他的無奈選擇,更是我方的最佳選擇,我方絕對不可再內亂了”
“不錯高相已經給出誠意,我方也該給予最大誠意,至少不能報以惡意、殺意”
劉文靜緊隨附和道,又環視在場眾人,鄭重接道“所有人,收起敵意、殺意,破壞此次和談者,以叛國罪論處”
雖然此次高颎等三人,是到唐軍陣營中和談,也只有三人。但是,盛名之下無虛士,二王一妖,豈可輕視
唐王李淵并未掉以輕心,依舊調集了大量大修士、強者等,預防萬一。
不只是李孝恭、李神通、劉文靜等名人,便是少林寺、百花宮、白馬寺等強大宗門的江湖名宿,也被請來護衛了,光大修士就高達兩百余人
可惜,自從反王聯軍攻打江都失敗后,唐國連遭百戰,威名降了許多,失去了不少勢力的支持,否則這陣容還更為龐大。
“事實證明,吾王的堅持,是對的”
裴寂臉露欽佩地朝唐王李淵,躬身奉承道。
在場唐國文臣武將恍然,幸虧唐王李淵一直堅持己見,誓死不降,否則如今唐國,要么投降離國,要么投降大隋,早就淪為臣子了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