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武信也只能吩咐了聲,嚴加提防,總不能無緣無故就以背叛之名,宰了魏國公李密
如今離國,大半疆域是剛征服,小半離軍和文臣武將,也是新降。要是現在無緣無故斬了李密,其他人怎么想
其他人還不人人自危
統一天下得等到什么時候
五日后。
離王御駕,終于抵達潼關關外的離軍軍營。
新任東路主帥李孝恭,副帥魏國公李密等,親率大軍相迎,毫無異狀。
武信也不知該慶幸還是失望了。
要知道,如果李密一狠心,率軍內亂或投了大隋帝國,或許掀不起太大浪花,卻肯定會影響潼關戰略,麻煩不小。
不過,既然李密最終沒真的背叛,武信也不會閑得蛋疼去逼叛。
要知道,攻打潼關的大軍,舊魏大軍占據過半,暫留李密的作用,還是很大啊
初來乍到,武信并未貿然出兵,更沒氣勢如虹地強攻潼關,而是下令全軍休養,靜待軍令。
這是對御天王魚俱羅的高度重視。
武信本就對魚俱羅頗為了解,也特意了解過,此次聽聞魚俱羅是潼關鎮守,更是深入調查和了解。
御天王魚俱羅,名不虛傳,重在“御”字。
如果說,太平王史萬歲,是御軍如水。那御天王魚俱羅,就是御軍如棋,頗有傳聞中兵仙韓信的味道,能如使臂指地掌控大軍,天賦應是類似,能極為精準地指揮到每位軍卒。
面對如此人物,正面強攻是最愚蠢的行為,就算仗著數量和質量強攻,結果肯定不是任何將帥愿意看到,絕對會得不償失。
這也是武信惱怒李密的主要原因之一,還真不是因為私仇,已經是離王,即將統一天下了,還惦記那點私仇,那也不是天國之主該有的胸懷。
可是,熱衷功名利祿且立功心切的李密,明知軍事不如魚俱羅,對方又有雄關潼關,打不過就算了,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強攻,損軍無數,這是合格的主帥嗎自私自利得太明顯了
“奇數侯祖沖之,氣候變化能否精準”
全軍休養之際,看似不急不躁的武信,其實頗為心急了,抬頭看了看晴空萬里的蒼穹,不厭其煩地再次向祖沖之問道。
天下皆知,祖沖之的數算,出神入化,無人能及,其亂如麻的億萬之數,再祖沖之心中,也是清算如指。
但是,沒多少人知曉,祖沖之對天文也很精通,絕對是最頂級的天文學家,這也跟數算有關。
“吾王圣明,三日之內,必有暴雨,微臣愿領軍令狀”
白發蒼蒼的祖沖之,自信鄭重地第n次應道。
祖沖之一生鉆研自然天理,軍事政治不強,卻也清楚事關重大,沒把握哪敢打包票
“好此戰若成,奇數侯當為首功”
看祖沖之應得這般爽快,武信撫掌應道,看向截斷天地般的巍峨雄關,呢喃著
“御天王魚俱羅”
狠心斬殺了個太平王史萬歲,武信一直遺憾萬分。但是,史萬歲雖然性格驕橫,卻對大隋帝國忠心耿耿。
武信清楚招降史萬歲太難了,又急著想得到“風云仙術”,時間珍稀,也就忍痛斬了。
魚俱羅,那就不同了
最神秘、最強大的大隋王者,也算是位極人臣了。但是,魚俱羅一直被大隋帝皇猜忌,過得并不如意。
不能說魚俱羅對大隋帝國不忠心,能堅持到現在,還被擔任最重要的潼關鎮守,忠心方面自然沒問題。
只是比起史萬歲,魚俱羅還是有招降的希望,對大隋帝國還沒到死忠的地步。
堪比兵仙韓信的絕代名將啊
要是武信不盡力爭取招降,那也太蠢了。
武信可不是楊堅、楊廣,向來遵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直很期待魚俱羅全力爆發,能創造什么奇跡呢
還是二合一超級大章,年底了,事情是挺多,但影子覺得,重在爽快,一起更新會好些。
拜求月票推薦票訂閱謝謝未完待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