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韋孝寬、長孫稚、帝莫神祭司,甚至是魚俱羅、定彥平、獨孤伽羅等頂級存在,他們小則近百歲,多則一兩百歲,讓他們退伍也太扯談了
“明白那編制方面該如何決定呢”李靖點了點頭,再次請示道。
“太尉的意思呢”
武信不答反問道,他自知只適合掌控大方向,提點意見,要讓武信細說,還真不如李靖,專業不對口啊
“此乃微臣與各位將領連夜商議而出,請吾王查閱”
李靖早有準備地從懷中掏出一疊文書,遞上應道。
“五方鎮軍,坐鎮東南西北中五方,需要王、帥兩個印璽,方可調動
禁衛軍信武衛
二十四御軍,平時負責坐鎮各大軍事重城和重要據點,戰時負責征伐,御軍同樣需要王帥兩大印璽,方可調動,平時各大御軍統帥只能調動親衛軍
以各座城池的級別為標準,分別坐鎮百萬、五十萬、十萬、五萬、一萬、五千等編制的軍隊,對應天都、巨城、大城、中城、小城、據點等級別
五方鎮軍和二十四御軍的統帥,每年述職后隨機輪換,嚴禁連任同一地方三年以上
”
武信大概翻看了下,合上看向李靖評論道
“不錯,大概就這么辦了只是,輪換期限太短,就三年還有御軍數量是不是多了些我國有那么多軍事重城和重要據點嗎”
武信沒明說的一點,五方鎮軍和二十四御軍,是比較容易養虎為患,化為“擁兵自重的諸侯”的存在,所以要盡量控制好,數量也別太多。
當然,李靖所給文書,也有加以限制,不管是鎮軍,還是御軍,都需要王帥兩種印璽才能調動,否則就是越權,罪可當斬。而且每年進行輪換,這已經是很短的期限了,能力不夠的統帥甚至會來不及掌控軍隊,連各層將領也來不及熟悉
“嗯三年也行”
李靖沉思著應道,苦笑了下接道
“吾王明鑒,我國確實有許多軍事重城和重要據點,原本是想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軍呢”
“咳咳行,那就二十四御軍”
武信被嗆到般干咳數聲,迅速應道。
仔細想想,二十四御軍還真不多,光是西邊葬身山脈、沿海重地、中原駐地、西北荒原、北部草原、東北山林等,就需要御軍鎮守,五方鎮軍也難以細分到各地。
武信一直清楚,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自己難以想象的地步。
沒想到,離國的疆域,竟然已經大到這程度了
仔細想想,身為離王的武信,其實大半疆域沒去過,嶺南、南蠻、西北、北漠、東北等區域,甚至連最重要的葬身山脈,武信也沒親眼見過。
可以說,離王武信只是打下了江都附近,東都、西都等,主要是三大天都為主的區域,其余基本是各個臣子打下的江山。
這帝皇當的
挺失敗
當然,武信是開國之主,相對其他帝皇,已經算去過很多地方了。
史書記載中,很多皇帝連帝都都沒出去過,甚至個別帝皇連禁宮也沒出去過。
這才有了著名的荒唐帝皇典故
天下饑荒時,大臣上奏,帝皇回答沒米吃,難道不懂得吃肉嗎愚民就是愚民
想到這,武信更堅定了走出去的心,他可不想將來也有成為那荒唐帝皇的一天未完待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