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剛統一天下,覆滅無數勢力的離國,極為富有。但是,天下人又豈能知曉,百業待興的離國,加上正廣建祭天臺等,花錢如洪泄,目前還不至于財政赤字,卻也沒多少余財了,估計一些千年豪門宗派等的財富,比離國國庫還富有。
這就是賺得快,花得更快
“吾王明鑒。微臣其實也是知曉我國財政問題,才收的禮就當補貼,那些大修士的禮物哪是那么好收微臣稍后就讓人把所有禮品上繳,絕不會私留分毫”長孫無忌臉色一變,連忙拜倒在地,煞有其事地連聲嚷道。
離王武信這反應,就差直接開口討要了,還是自覺點,還能表表忠誠,混點功勞。
“吾王明”
其他人也大驚失色地連忙拜倒請罪,并惡狠狠瞪了眼長孫無忌和一臉懵逼與“”無辜的宇文愷。
事實如長孫無忌所說,他們確實因為這事,收禮收到手軟,福得流油。
反正這些送禮品的人,基本不是朝堂之人,也不是要他們辦什么重大之事,很多還是強給,不收不行,不算多大的罪,不算貪污受賄
現在好了,事情被長孫無忌和宇文愷捅破,正缺錢的朝廷肯定會惦記上
“行了請罪就不用了,把余財上繳即可。財富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用即可,更是罪惡之源,源泉”武信沒好氣地怒視眾人,揮手阻止眾人請罪行為,沉聲叱道。
這群家伙,發了那么多大財,剛才討論到缺錢建設時,竟然沒人吭聲
忠誠呢
節操呢
覺悟呢
不狠狠敲一把,武信的氣就不順。
此外,這也解了武信的疑惑,之前還以為魏國公李密會第一個跳出來抗議,誰知道一直無聲無息,反倒是燕國公羅藝來了三四次了。
本來,武信還猜測魏國公李密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經常關注“封臣榜”,關注李密情況,誰知道“封臣榜”上的李密,壓根就沒什么大的反應。或許心中對離王武信極為不滿,但也沒做叛國
想想也是,以魏國公李密的精明睿智,自然不會做徒勞無功且適得其反的蠢事,還不如趁機撈一筆呢
“微臣遵命”
剛才就知道情況不妙的眾人,臉色微變,頗為無力、無奈和認命地應道。
“余財”長孫無忌卻是忽然問道。
“什么意思”聞人仲緊隨補了一刀。
帝皇之口,金口玉言,一字萬金。
兩人也是習慣了揣摩,并未多想,加上關系特殊,隨口就問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