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張曼成,固然是名滿天下,位高權重。
不過,那是黃巾風暴掀起的初期,隨著長社大敗、潁川敗退、滎陽潰敗等等,天王張曼成的威名聲譽,直線下滑。
對于大漢朝廷來說,天王張曼成的投降,最大的意義,就是
巨鹿決戰在即,各方各地的黃巾軍,紛紛解散、投降、覆滅等等,這便是最佳征兆,可謂“祥瑞”,值得大書特書,大肆宣揚了
朝廷要正式下詔贊賞,宣揚也要帶上巾幗侯貂蟬和飛蟬軍
至于天王張曼成投降的具體情況,飛蟬軍的匯報,并未詳說,如今諸事繁多的朝廷,也沒多問,顯然興趣也不大,多多少少也有些忌諱
半個多月后,官渡府
飛蟬軍經過半個多月行軍,終于抵達仙河黃河之畔,渡河事宜,自然由朝廷和當地官府負責了
一路北上,事實如武信、獨孤伽羅、張曼成等所料。
飛蟬軍雖然被指定具體行軍路線,朝廷或者說十常侍,倒是沒使什么壞招,并無伏擊、偷襲、攔截等事發生。
當然,飛蟬軍威名在外,雖然上報朝廷的只有八千編制,加上天王張曼成的降服,也才一萬八千編制的正規軍。實則是八萬之眾,又有多少勢力敢打主意
“什么朝廷竟要我軍直襲巨鹿繞路配合大局,襲擊太平總壇”
與官渡府官服接觸后,荀帶回了朝廷新敕令,頓時掀起大波,包括武信、獨孤伽羅和張曼成在內,眾人義憤填膺,惱怒不已。
幸好經過半個多月,融合過“永恒精血”,喝過多次“血酒”的張曼成,潛意識改變了許多。否則的話,真會以為是上了大離的賊船了
黃巾軍的本質是什么
太平教
太平教最讓人忌憚的是什么
風云之術,三公四帝,每位都有“毀天滅地,屠城滅國”之能
太平教教主,自稱天公的張角,更有過施法覆滅百萬漢軍的驚世例子在前。
讓飛蟬軍繞過前線,直襲太平總壇,也就是直襲天公張角,還不如明言,讓飛蟬軍送死得了
“如此荒唐的軍令,能接受嗎”
眾人臉色難看沉思間,千嬌百媚的陰妃,仗著特殊身份地位,忍不住直言道,又接道
“按照小女子看來,不如我軍,直接擇地發展壯大好了如今巨鹿決戰,勝負難料,黃巾軍依舊遍布各地,想必朝廷也沒多余精力注意和對付我方”
說到這,陰妃停頓了下,挑明提醒道“再怎么樣,也總比明知送死還去,好得多”
“嗯”
此次包括荀和黃月英在內,眾人倒是頗為贊同甚少參與議事的陰妃。
“泱泱大漢,竟然腐朽至此,可悲可嘆可笑”
一直心有芥蒂的荀,忍不住苦笑嘆息。
此次的“荒唐”軍令,對于荀來說,也是種心理蚋變
“堅持至今,難道功虧一簣嗎”獨孤伽羅頗為不甘說道。
其實,發展至今,飛蟬軍也賺大了,比初到大漢好無數倍,確實有“占山為王”,慢慢發展的資本,只是速度會很慢而已
只是獨孤伽羅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連大道之路也相應改變,獨孤伽羅很不甘心
陰妃難得地明言反駁道“那能怎么辦難道真去啊”
“也不是沒辦法”
獨孤伽羅美眸一亮,忽然神秘說道,引得眾人一陣注目,又聽獨孤伽羅說道
“我方匯報給朝廷的不是就一萬八千編制嗎那就派一萬八千之眾,奉旨行事便是。難道朝廷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明言責罰我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