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武信等人剛入武關,荀、張曼成等負責接應之人,便主動迎了上來。
一番短暫接觸,主要是荀和張曼成,匯報襄陽十八府和天都區域的民生軍事情況。
短短一個多月,倒是沒出現什么大事,兩地離軍也緊鑼密鼓,正式進入了戰備狀態。
“主公袁術拒絕了”
匯報完后,張曼成臉色沉重匯報道。
“哦”
武信有些意外應了聲,很快就反應過來。
如今距離袁術稱帝并不久,正是意氣風發之時,自然不會輕易示弱。
雖然袁術的聲名不佳,但是,既然能稱帝,自有其獨到之處,自然也不像外界謠傳那般昏庸無能。
心思劇轉間,武信點了點頭,平靜吩咐道“那就戰”
“是”
張曼成頗為興奮應道,隨后又匯報道“主公離開新都后,局勢變幻莫測,讓人大跌眼鏡”
實際上,除了武信自己,大離眾人本就對于嚇退袁術,并沒報什么希望。
畢竟袁術好歹也是一代帝皇,又占據了最為富饒的“中陸”區域,疆域、人口、軍隊等更是大離的數十倍以上,怎么可能被大離一句話嚇退
此外,張曼成匯報的關于的情況,也是聽得武信詫異莫名,神情古怪
武信率眾離開后,大約半個月時間左右,曹操、劉備、孫策和呂布協商未果,便就此退去,不退也不行,此次他們只是強者參與,并無軍隊,也奈何不了呂布,更無法強壓。
魏蜀吳等強者推走后,呂布獨對李榷郭汜大軍,竟是連戰連敗,不到十天時間,北疆大軍損失慘重。
呂布聽從軍師陳宮奉勸,頗為無奈和憋屈地率軍突圍,李榷郭汜仗著軍隊多,能擊敗呂布,卻也沒本事困住或留下呂布,只能任由其離去。
呂布撤走,李榷郭汜占據新都,第一時間就把主持“血帶詔”的王允等人擊殺,取代董卓,把持朝廷大權,當起了“太上主”
可惜,李榷郭汜沒董卓的威望、能力和實力,加上一山不容二虎,董系諸將不和,沖突逐漸加劇。
在武信離開新都大約一個月時間,李榷來了個“鴻門宴”,設計殺了董系第三大將樊稠,挾持了漢獻帝劉協。
郭汜反應較快,逃過一劫,卻劫走了大漢文武百官。
兩人就此在新都對峙,每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弄得新都烏煙瘴氣,民不聊生,每日逃出新都者,車水馬龍,卻因為兩人把持新都,都得奉上沉重代價,方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