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敵我雙方無數人,一陣錯愕,這戰斗才剛開始呢
袁術被刺殺了
不過,真正知曉真相者,終究只有極少數人,雙方大軍基本是看旌旗行事,這也是各方旌旗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
注目一看,高高揚起、無數旌旗中最為顯目的代表袁術的旗幟,確實在瘋狂后撤
不管袁術是不是真死了,撤退本就是“認慫”或“兵敗”的一種表現,袁術都撤了,他們還堅持什么
一個、十個、百個
一隊、一團、數個軍團
心思各異間,袁軍開始有人撤離,就像是骨諾牌,互相影響之下,后撤的袁軍,越來越多,開始出現兵敗如山倒的跡象
袁術,可不只是袁軍主帥,更是袁軍帝皇
帝皇親征,勝則氣勢如虹,敗則影響重大,比普通主帥、將領的影響大得多
“殺殺殺”
更重要的是,南岸離軍,開始發起悍不畏死的猛烈沖鋒,越來越多的信武衛、拜月弟子、噬血甲衛等精兵強者,兇悍強登北岸
樓船、戰船、戰艦、商船等等,密密麻麻的船艦,從南岸沖出,直奔北岸,勢若浩瀚海獸獸潮。
“穩住穩住”
“無需驚慌我主只是戰略性撤離,攻擊狙擊敵軍”
“放心我主未殤,壓上去,擊退敵軍”
“無恥謊言,這是謊言,孩兒們勿亂”
無數高喝怒吼聲,響徹沙場各處,袁術諸將有些氣急敗壞地連聲呼喝,穩定軍心,痛罵敵軍的“無恥”等等。
可惜,“五水湖”戰場,遍布百余里范圍,雙方出動的軍隊,高達千余萬,根本無法如使臂指,大半將領、軍卒,依靠的還是經驗和慣性
袁術帝旗撤離,不管敵軍呼喊是否實施,那袁帝“敗退”總是事實,他們還擋在前方呢,袁帝就撤離了,他們還拼命什么
此時不撤,等著被殺、被擄嗎
兵敗如山倒
此舉千古名言,用來形容此時的袁軍,最恰當不過
實際上,縱觀戰場,袁軍并未落于下風,反而因為處于守勢,占據“五水湖”之利,暫時處境比離軍好多了。
無奈袁術撤離,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
誰也不比誰傻,賣命的對象都跑了,自己還留下來干嘛
一時間
袁軍士氣大跌,戰意暴降,越來越多的袁軍撤離,逐漸如大浪退潮
相反,越來越多的離軍,登陸北岸,殺向袁軍,逐漸把攻防戰,演變成了追擊戰
天色昏暗,日落月升。
短短半天時間,嚴陣以待的袁軍,竟是如此輕易擊潰,讓武信、諸將及離軍,意外且驚喜不已。
之前已經盡量高估敵軍了,沒想到如此不堪一擊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啊
“報”
率著信武衛、拜月弟子和噬血甲衛等精銳,并且身先士卒的武信,眼看樊城在即,勝利在望
驀然間,一個驚慌焦急的聲音,驚擾戰局
一道至少法相境的身形,風馳電掣,劃空而至,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