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興文成武略,是羌族千古一遇的梟雄,即便是驚魂未定,想的也比其他人多得多。
事已至此,羌軍還有退路嗎
或許有,如果潼關真的無法達成,及時收手,能拯救無數羌軍,避免無數的傷亡。
但是,他姚興,乃至姚氏,下場如何
初次進攻無果,白白犧牲了百萬大軍,就讓姚興和姚氏,深受無數部落指責,壓力山大。
如今羌軍已經犧牲了數以百萬計的羌軍,如何再撤軍
沒人會歌頌姚興的果斷英明,拯救了無數羌軍。只會把數以百萬計的羌軍的傷亡,一股腦算在姚興,乃至姚氏身上
輕則姚興引咎自裁,姚氏交出領袖權勢;重則
姚氏沒落,被群起而攻,就是身死族滅也不是不可能
別看羌軍勢大,卻是無數部落聯合而成,數以百萬計的羌軍犧牲,拖累了數十過百部落,那責任誰扛得起
姚興不行,姚萇也不行,姚氏也不行
不成功便成仁
精明如姚興,很清楚,他,其父姚萇,家族姚氏,根本就沒得選擇
“敕”
想到這,姚興氣勢爆發,以儒道化法,聲若蒼穹雷鳴,叱喝一聲,震蕩沙場
“孩兒們何為兵仙若不掌軍,何來兵仙兵仙再強,顧此失彼,殺得了我千百強者,卻會失了天下”
“孩兒們為我族奉先的時刻到了要么茍延殘喘,等待身死族滅;要么英勇就義,為父神、為民族、為父母妻兒,殺”
“孩兒們是男人就隨我身上,唯死而已”
姚興以儒道“言出法隨”的神通,連吼三句,傳遍沙場,喝醒無數羌軍
是啊
兵仙再強又如何
人力有時而窮
如果兵仙真那么強大,早就出手,為何等到現在
三天又三夜,羌軍固然損失慘重,慘重到不敢想象,難道離軍就好了嗎沒看潼關已經搖搖欲墜,淪陷近半了嗎
兵仙,有兵才是仙,沒兵算個球
個人再強,就當兵仙是天神降世、天神復生,還能殺盡羌軍不成
只要牽制住兵仙,兵仙就無法統帥離軍,自然也就失去“兵仙”的意義了
“孩兒們唯死而已隨某沖殺者,羌族銘記,陣亡者功傳三代,撫恤十倍;斬殺兵仙者入神廟,鑄神軀,天神使者,法王十代”
無數羌軍思緒紛飛,紛紛反應過來時,姚興再次瘋狂高吼,瘋魔般高聲承諾
“啊”
無數羌軍一怔,以為幻聽,便是正瘋狂沖殺潼關,或者是驚魂遁逃者,齊齊一頓,心跳加速
瘋了
瘋了
“殺”
不待無數羌軍多想,姚興再次瘋狂暴吼,氣勢爆發地壓向潼關,頗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氣勢
當然,只是氣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