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真帝后投降,大元赤帝戰死,北方戰場還有數以萬計的大元軍卒和強者,乃至大修士未能逃離,但就沒什么值得離皇武信關注的人或事了
至于突圍離去的大元之主、金帝等人,大秦陣營也理智地沒有多加追擊,而是就封鎖大陣范圍內,進行清剿大元殘余和清理戰場。
同時,秦軍也在抓緊時間,修復或重布封鎖大陣的北方陣基,重新加強和穩固封鎖大陣。
離皇武信沒興趣多關注和了解北方戰場,便隨八真帝后前往金帝帝城。
實際上,剛才離皇武信奉勸八真帝后的勸降,只是心血來潮,還有點仁善之心作祟和試探。沒想到八真帝后答應得這么爽快。
冷血自私點的話,離皇武信更應該看到傷亡,而非去勸降。傷亡越多,血氣才越多,這對離皇武信顯然最有利,畢竟金帝戰局中,離軍只是援軍的一部分,并非主力。就算八真帝后勸降了負隅頑抗的大元軍民,和離皇及大離皇朝也沒多大關系
甚至連秦軍,可能也不希望看到太多大元軍民的俘虜,留之無用,殺之惡名,雞肋啊
當然,離皇勸動八真帝后去勸降頑抗大元軍民,盡快結束金帝戰局,這點恩情和功勞,秦軍是領的
畢竟不管秦軍怎么處理大元俘虜,勸降此舉讓秦軍少了無數傷亡
為了方便觀察全場,八真帝后和離皇武信來到金帝帝城城下,就直接騰空而起,凌空虛渡跨越北城墻,進入城內
兩人及其追隨者,剛跨越城墻時,遼闊浩瀚的帝城,正滿城血腥,煞氣沖銷,城內卻又翠綠漫城,無數參天古木連綿不盡,更有茂盛花草灌木,蔓藤環繞。
側耳傾聽,就能聽到密集連綿的慘叫聲、怒吼聲、轟擊聲、喊殺聲等等,交集成慘烈血戰的聲集
“這該怎么勸降”
看到此狀,八真帝后有些頭疼,不由得看向離皇武信,意圖求教
八真帝后雖為帝后,卻終究不是帝皇,并無帝皇之力。此外,八真帝后也不是戰場最高統帥,如今又沒掌控軍團,也無法借助軍團之力。
金帝帝城實在太過遼闊浩瀚,光憑八真帝后自身,還真無法把聲音傳遍全城,全力爆發的話,能聲傳四分之一帝城就頂天了
如今加上木帝木華黎的超級生命大陣影響,估計八真帝后全力爆發,只能聲傳十分之一帝城,甚至更小的范圍了
“帝后施展法相,本皇結成戰陣,以戰陣之力,把帝后法相和聲音,傳出去吧”
武信想了想,提出建議。
實際上,武信理智上并不是很愿意這么做,畢竟如無意外,金帝戰局的血氣都屬于他,自然是越多越好。
只是,話出無悔,既然說出口,自然要全力而為
“轟”
八真帝后剛點了點頭,就要施展法相
元氣風暴爆發,范圍超廣,卻不是很勐烈,勢若大風呼嘯,卻又達不到狂風和風暴的地步
盈城綠林忽然如泡沫板消散,現出一望無際的浩瀚帝城
以帝城中部城主府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方,各自推進了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范圍,范圍內殘桓斷壁,血色遍染,尸橫遍地。
再往中心位置城主府的范圍,建筑群就較為完整了,鱗次櫛比,樓塔沖霄,宮閣如林,空隙間也匯聚了更多人,人頭臃腫黑壓壓一大片。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