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主及亞父、四大名將等遠征,被項羽點名負責且鎮守西楚天都的便是著名儒將海春皇曹咎
曹咎是獄掾出身,起初是因營救犯事入獄的項梁,傳為項氏救命恩人,才有西楚仙朝的出現。而后得到項羽的重用,官拜大司馬,封皇海春皇。
不過,曹咎雖然極受西楚霸主項羽信任,也深得項氏一族及西楚眾臣敬重。但是,本身并無多少耀眼的功績,更沒值得讓人津津樂道的輝煌戰績,起初并不得人心,不少西楚重臣不服封皇重用。
幸好曹咎頗有自知之明,朝廷有令,就一絲不茍執行,秉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鎮守、駐軍、政務、民生、經濟等諸事幾乎都主持過,還執行得不錯,因而得到儒將之稱,漸漸不服的人就少了
如今,曹咎更是做出西楚仙朝明面上的最高鎮守者,雖然身份地位不是最高,但明面上負責一切
豐、蕭、沛三城淪陷時,曹咎依舊秉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加上謹慎,并未派兵援救。
聽聞離軍東征,兵指天都時,頓時全國總動員。不但從西楚各城調集了不少精銳馳援,還號召城內各個大小勢力,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征兆了無數私兵入伍,參與守城之戰
不得不承認,曹咎的才能雖然算不得世間頂尖,此次應對也是中規中矩,沒有出彩之處,也沒大錯。但是,還真是歪打正著,所做確實是應對離軍的最佳策略
難道天都馳援,就救得了三城擋得住離軍可能性基本為零。
難道迎戰就能戰勝離軍基本沒什么勝算,可謂送菜
綜合而言,曹咎無視天都諸將的請戰呼聲,看似怯戰不出,龜縮死守天都,反而是最佳策略
本來離皇武信還想盡快解決三城諸事,盡快征伐西楚天都,戰利品尚未統計清楚,就急著召集三城離軍東伐。
誰知道,剛走沒多遠,就得到情報,西楚天都一副死守到底且死守不出的架勢。
那離軍就沒必要急了,離皇武信可沒打算強攻天都,那傷亡太大了,而且離軍清一色精銳,強攻肯定不可取
“曹咎此人雖然頗有威名,有儒將美稱。但是說不上庸才,卻也算不上奇才或天才,連勾上名將的邊都夠嗆,能作為留守重臣,主在信任”
強攻天都不可取,那就沒必要急著行軍了。離皇很快召集眾臣商議,丞相高士廉率先評價道,頓了下,又迅速直接了當接道
“如今天都看似死守架勢,曹咎此人其實沉不住氣老臣建議,分兵攻伐各城,或許能把天都敵軍分流,甚至引走或引出城。”
“諸位覺得呢”武信并未決定,而是環視眾人問道。
大離眾人對于死守不出的敵軍,還真沒什么好的辦法,特別是目標還是天都
體量達到天都這個級別,只要沒犯大錯,淪陷的可能其實很低。
可以說,只是皇都級別及以上城池,死守的成功率都很高。
沛城皇都是被奇襲,連護城大陣都沒開;金帝戰局是元軍料錯,大元之主的最大依仗,反倒成了致命之處,主動出場沖鋒,坑死了自己。
類似例子數不勝數,能稱為“都”的城池,除非敵我雙方差距太過懸殊,否則本身守御能力就超強
“西楚霸主及遠征大秦主力,沒回援嗎”御史大夫柳靜蓉,忽然插言問道。
對于攻陷西楚天都,其實離皇及大離眾臣,都沒報多少希望。
好歹也是天都,要是那么容易淪陷,那也太假了,西楚仙朝就真成千古笑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