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聲浩瀚且密集,聽似四面八方傳來,就知道范圍極廣,也有一定距離
“這是”
定彥平等離軍大喜,周殷等西楚大軍卻是疑惑關注。
這是來自西楚大軍后方的戰鼓聲,而且范圍頗廣,幾乎是把包圍兩山的西楚大軍全圍住了
下一刻
百余條巨龍出現在天際,以極快的速度橫空而至,扇形面積百余里,圍住西楚大軍后方。
每條小則數百丈,大則千余丈,最大者長達四五千丈,觸目驚心
那么大的龍形法相,那肯定是戰陣所化,個人極難達到,基本不可能
最大的那條,長大驚世駭俗的四五千丈,比靈覺山和王集山還大,而且徐徐如梭,鱗爪清晰,那明顯是終極戰相。
更重要的是
周殷等西楚諸將,瞬間就猜到了,這是離皇武信親率的終極戰相
根據情報所知,也只有離皇能做到且凝出龍形戰相。
“中計了中計了
”
“這是誘敵深入,反包圍而且是離皇親征”
想到這,西楚諸將內心一沉,西楚大司馬周殷更是心中咯噔一聲,瞬間想道。
但是,眼前局勢,想撤離脫出包圍圈,明顯來不及了
再縱觀整個戰場,想把西楚大軍聚在一起,也做不到了,有兩山和山林間隔,山巔還有離軍死守,根本聚不到一起。
“大司馬,如今怎么辦依舊死戰嗎或許可直沖下樓城,據城死守,固守待援”
一位西楚將軍,有些慌亂焦急地看向周殷問道。
實話實說,如今西楚大軍依舊有三千六七百萬之眾,比離軍數量還多近一倍,并非沒一戰之力,咬牙硬沖的話,殺到不遠處的下樓城,據城死守也不是不可能,反而成功率很大
但是
周殷本就偏向文臣,并非驍勇善戰能死戰的將軍,沒有鐵血之心,也不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的人。
武信前世記憶中,周殷雖為西楚大司馬,卻最終背叛西楚,投向大漢,最終又背叛大漢,因謀反被殺
這也是離皇武信聽聞西楚大軍領軍者是周殷,冒險布局的主要依據之一,否則離軍在西楚仙朝傷亡太大就危險且不值了
“啪”
周殷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懊悔、不甘、遲疑等情緒涌上心頭,最終故作姿態地懊悔搖頭道
“來不及了啊激戰至今,我方才推進多遠而且是敵軍主動撤離的情況下,下樓城近在遲尺,遠在天邊啊”
話落,周殷一副大義凜然的姿態,勐地拔出腰間寶劍,揮劍下令
“傳令全軍前軍死戰,盡量擊殺敵軍中后軍轉身,迎戰強敵”
周殷終究是要臉的,并未說出撤軍突圍的話。但是,腦子精明者,卻聽出來了
中后軍轉身迎戰,而后就生死各安天命,各自突圍了
至于前軍已經被放棄了,這倒是正確決定
如果前軍也轉身的話,西楚大軍就成腹背受敵的夾擊之勢,那可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