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戰,給予了戰無不勝的西楚霸主項羽,一個極大的打擊。
陣前斗將、陣前斗陣、兩軍對壘,名義上三戰兩敗,實際上是二敗一平,項羽心境都差點崩了
不過,對于離皇武信來說,沖擊同樣不小。
陣前斗將,看似離皇贏了,其實也算取巧,純以力量和戰力而論,西楚霸主明顯更強,只是被武信拖垮了
武信很懷疑,項羽擁有類似于永恒傳承的價值無量的古神傳承,強奪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自然要趁機“巧取豪奪”
所料不差,霸主傳承很可能比永恒傳承更強,自然更擅長戰斗。
此外,眼前戰局,其實輸的已經是離軍了,完全處于被動防守的地步,潰敗是早晚的事
畢竟此處是西楚仙朝,離軍也不可能源源不斷地超遠程傳送來馳援,不說代價太大。西楚大軍又不是傻子,不會狙擊攔截援軍嗎
所以,此時的離皇武信,也想見好就收,之所以趁機要挾,就是看準了西楚仙朝正處于關鍵時刻,不想和離軍在“自家”對峙僵持,典型的趁火打劫
“住手
”
西楚四大名將結陣圍攻后,就一直沒動手,處于觀戰狀態的西楚霸主項羽,忽然聲若雷霆喝道,聲傳沙場
回音未落,擎天徹地的霸主戰相,驀然瓦解,化為密密麻麻的數十萬西楚禁衛軍
如此顯眼的變化,再加上項羽的高喝,激戰中的四大名將、浩瀚西楚大軍等等,紛紛收兵后撤一段距離。
只是四大名將,依舊結陣未散。
離皇武信迎戰四將圍攻,還有余力接話,就像敷衍應付四將似的,顯然游刃有余,四將不大可能真正擊潰戰神戰相。但是,擊敗是早晚的事,因為離皇維持不了如此強大的戰陣多久
當然了,離皇武信也不傻,即將維持不住時,自會突圍離開,四將也很難困住,除非西楚霸主項羽參戰
歸根結底,西楚大軍上下,都不想繼續打下去了,明顯弊大于利
“本尊同意了恩怨兩清希望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不待眾人多想,項羽臉色極為難看,語氣低沉緩緩說道。
聲音不大,并非運氣高吼。但是,項羽相信離皇、范增、四將等人聽得到
西楚仙朝的開創之主項羽,看似魯莽沖動,無腦自負,其實智慧不低,只是有些自以為是,自信過頭了而已
五域天下,千國萬宗,光是中域就數十個強國,數百個國度,數千個頂級宗派勢力,又不是只有大離皇朝和西楚仙朝,兩國只是陰差陽錯的仇恨,可謂沖動下的結仇,實在沒必要死磕
中域浩瀚無垠,解決此次恩怨之后,西楚仙朝和大離皇朝,會不會對上都是個問題
光是大秦天庭和大元仙朝的疆域,就足夠兩國消化了,此代大爭之世,兩國互相入侵的可能性其實不大,除非是馳援之類,才會兩軍對壘
“明智聞名不如見面,天下人小看霸主了”
戰神戰相聲若滾雷回應道。
話落,萬丈戰相,銳減到三千余丈,屹立殿后。散出數量高達數十萬的大離禁衛軍,迅速朝離軍軍營撤去
圍困四將和沖營的浩瀚西楚大軍,也迅速撤離。
浩瀚如海的超規模大戰,以極快的速度停戰,西楚大軍更是直接撤回西楚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