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是不想救張遼和徐晃兩大愛將,只是心中一點清明和理智,讓曹操遲疑了,沒有及時下令撤軍
沒辦法,前方是密密麻麻且源源不斷的敵軍,后方是密密麻麻且蓄勢待發的大軍,本就沒多少挪轉空間。
如果貿然下令撤軍,那只能拋棄重金且費力打造的兩大重甲軍團,還會讓更多魏軍戰死,更可能引起大軍混亂,甚至是崩盤,后果嚴重,那就萬死難贖其罪
等曹操遲疑過后,想真正下令二將撤離時,就已經來不及了雖然出戰之前,曹操等人就有傷亡慘重的心理準備,卻也沒想到,戰況竟然這么迅勐、慘烈且殘酷
就這么一遲疑,由普通子民組成的
“元民大軍”,就像蝗蟲群般吞噬掉兩大重甲軍團了當然了,不得不承認如果從大局上看,兩大重甲軍團和主將的犧牲,意義重大,不虧還血賺。
因為兩大重甲軍團僅僅各三萬單位,總數六萬。雖然被徹底吞噬,卻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估算五六十萬
“元民軍隊”的傷亡,傷亡比例高達一比十,這恐怖比例說到哪都勉強算捷報
曹操的惱怒和哀痛,最主要還是感情親疏和重視問題最重要的是,曹操、夏侯兄弟等人,終于知道,為什么強如大離禁衛軍和諸國精銳,也被擊退,不得不求援了
這哪里是戰爭簡直是就是血肉磨坊,面對人海戰術,再精銳的軍卒、軍團也不管用,眼前戰場、戰況、地形等也用不上神謀奇計,只能跟隨增加數量,耗盡對方人手
當然了,誰都沒有不死之身,有戰爭必有傷亡。規模越大的戰爭,傷亡越大
“殺”
“頂住頂住”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戰況并沒給曹操多少悲痛時間,吞噬掉兩大重甲軍團后,
“元民大軍”并未停止沖鋒腳步,依舊
“視死如歸”且狀若瘋魔地繼續沖鋒沒了兩大重甲軍團頂在最前面,傷亡比例大幅度跌落,魏軍的傷亡頓時飆升尸山血海,血漫天地
此時的魏軍,別說推進了,被密集且看似無窮無盡的敵軍,緩緩吞噬,狀若緩緩戰退,敵我雙方每時每刻都有數以千計的傷亡
“吾皇還是得精銳頂上,否則”曹操眼紅臉沉,身邊將領幕僚等卻等不了了,夏侯惇更是忍不住出聲提醒道
“吾皇難道我軍還能撤離否則盡量殺傷敵軍,完成軍令,方是上策啊”和曹操較為親近,又被調到身邊協助的奇國公郭嘉,暗嘆了聲,緊隨出聲提醒道
曹操的心思,郭嘉不難猜測。但是,郭嘉還真沒什么怨氣、惱怒或其他心思。
除非撤軍不打了,否則敵軍就在那,不是魏軍,就得是蜀軍、吳軍或其他派系大軍。
大家都是離軍,總得有人出戰,軍人宿命,還真沒什么可怨懟或指責
說白了,要是曹操一開始就全力以赴,傷亡免不了,但兩大重甲軍團和二將可能還不會覆滅、隕落,至少很可能來得及救援
“戰全軍出擊”
“梟雄亂世,逆我必殺”遲疑的代價已付,曹操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此次果斷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