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迪爾想要收購阿森納的行為本質是惡意收購這里的惡意不是說他想要殘害無辜俱樂部阿森納,或者說要和誰斗得你死我活家破人亡,而是說他繞開了管理層,直接向股東們發出了收購請求。
善意收購的意思當然是恰好相反,用粗糙和并不精準的話來概括就是,他需要先征得管理層的同意,管理層才會將“有個人想買咱們”的消息、方案和方案中最重要的那個股票價格遞送給諸位股東,股東們認為可以的話雙方就達成交易。
善意收購當然能拿到更好的價格,但是對于加迪爾來說,惡意收購才是他不得不走的路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他的時間太著急了。
他希望自己能在二月結束前最起碼得到阿森納35以上的股份,如果能一步到位超過50當然是最好的,但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拿下管理層和大部分股東,讓他們同意給自己換個老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阿森納的管理層并沒有任何出售俱樂部的計劃否則他們早就可以在舉債修球場的時候就給自己賣給愿意掏巨款的又一個俄羅斯富商烏斯馬諾夫,但他們沒有。雖然阿森納是一家股份制公司,但它也是一家足球俱樂部,俱樂部上上下下的運轉是極其龐大復雜的,這中間需要被納入考量的遠遠不止商業因素。
暫時性來看,最起碼他們依然可以不至于破產地運轉著,能夠在國內和國際的賽場上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力,那么他們就沒必要冒險改變現狀。
但這只是管理層的想法,而股東們則是現實得多阿森納歸根結底只是他們手中的產業,如何利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他們來說,足球是一門難做的生意。具有極大不確定性的成績和相當有限的場外業務空間給俱樂部的業績成長性帶來了天花板;而另一方面,不斷高漲的球員薪資和高昂的球隊各項開支更是增加了俱樂部的固定費用,使得俱樂部安全利潤的邊際不斷下降。哪怕是輝煌無比的打俱樂部,其業績也依然普遍在虧損和盈利之間搖擺,營運利潤率無法保持穩定,更遑論保持在較高水準或是高速成長。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從收益的角度,俱樂部的回報率難以得到保障。當加迪爾把價碼加到某個數值的時候,股東們自然就松動了。
威廉王子送了個人情給加迪爾,讓他相當輕松也不太費錢地從兩個小股東那里拿下了135的股份。雖然阿森納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基本估價卻是有的,而加迪爾的團隊開出了市值估價的一點五倍,又從另一個小股東手里拿到了3的股份,在努力之下,能買的散股加起來買到了18。
剩下來就是要從阿森納的幾個“頑固分子”那里虎口拔牙了手握78股份的阿森納主席希爾伍德,手握8的巴斯韋爾史密斯和也拿著8的菲茨曼,霸占著22。1股份的獨立電視臺老板和他們的現在正在溝通的最大股東,拿著34股份的最大股東特維斯。
特維斯的身份非常奇怪,他既是阿森納最大的股東,又長期游離在整個俱樂部的管理之外,很多人甚至完全不認識他。仿佛他自己真的只是買了一份投資用股票罷了,至于股票能不能漲,他是全盤甩給打理著股票的這幫人的,也就是管理層,有傳言說他和溫格教練保持著相當不錯的聯系。
想想也是,世界上有哪個老板會拒絕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成績和財富的好管家呢雖然教練的本質不是俱樂部的管理者,但他們確實從根本上影響著隊伍的成績,并最終將這種影響寫到財務報表上。
給加迪爾這個小老板兢兢業業干活的收購團隊慎重地分析著特維斯的情況,決定快刀斬亂麻,不在那些俱樂部高層、家族二代和媒體老板這種難纏分子那兒過多浪費時間,而是從他這里下手,一步到位,直接搞定。
他們開出了相當迷人的價碼。
但是特維斯拒絕了,不是因為他覺得這些錢不夠多,而是因為他意識到了后頭的金主錢多得很,還可以再多一點,直至咬下一塊大肉。
這才有了他和加迪爾手下的靈感體育公司總裁理查德的一番對話,但兩人顯然是不歡而散了。
特維斯率先發難,在靈感體育繼續報價的過程中,他忽然引進了另一家公司和他們競價競爭,將價碼抬到了市場估值的二點五倍都不止。
“除非你們能開得更高,否則我很遺憾”
特維斯笑著通知理查德。
“他媽的,那個公司根本就是他老婆那邊的妹妹開的,當然是隨他說多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