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倒在了四強賽,將在幾天后去和德國隊踢季軍賽。這個結果當然是算不上好,但是要說很差勁,好像也沒有從1950年到現在,英格蘭總共參加了12屆世界杯,1966年的冠軍是曇花一現的巔峰,剩下的成績為兩次小組賽都沒出線,五次八強,兩次十六郎,上一次進入半決賽還是1990年的事情,當時他們也沒能成功挺進決賽,又在季軍賽里沒戰勝對手,拿了第四名。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他們能在季軍賽中戰勝對手的話,竟然已經可以創造歷史第二好的成績了。
祖宗們太拉胯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而眼見著英格蘭在自己的手上出局了,素來和全世界都不對盤,與傲慢自大、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英國更是針尖對麥芒的法國隊更是舒服了。
就像很多人擔憂的那樣,媒體們拼命嘲笑和渲染加迪爾是多么沒有眼光,并把英國稱為“歐洲中國隊”,用來嘲諷他們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賽前吹得天花亂墜今年又是最有希望的一年,賽后抹著眼淚就回家了。
遠在幾千公里外吃瓜,忽然無辜躺槍的中國哈嘍,有病嗎
“他媽的,要是真給我一套英格蘭這樣的陣容,隨便怎么嘲都行,好吧這些歐洲傻子怎么就不懂什么叫禮貌呢,我們自己嘲笑自己和他們嘲笑我們能是這么一回事誰準你們說啦臭傻逼。”
網友們激情開麥,發表了這番激進言論的那個記者也被報社提出來道歉開除了,但他挑起的火氣卻并沒有消失。
其實法國國內媒體真的對加迪爾有什么仇恨倒也談不上,他們更多的是用這么個球員來當作一種民族情緒的宣泄口,不選擇有時候就是一種背叛,情緒是不需要講道理的。
要是今年還是八郎的話,英格蘭也就忍下這口怒氣了但是現在都進了四強了,他們其實心底已經很沒出息地暗搓搓得意起來了。
全世界人民其實都誤會英格蘭了,他們看起來一副拽的不行年年喊著要冠軍的樣子,實際上頗有點沿襲了每年都喊著“我們要做世界第一”的政客真傳,心里想的都是哎呀進個四強就很好了,面子上已經過得去了啦,萬一更進一步那真是祖墳冒青煙,女王跳芭蕾啊
因為傳統而言太菜了,所以英國人的心理預期在不知不覺中早就被拉得很低,這就沒進決賽但同樣歡天喜地心滿意足的德國隊差不多,人的快樂都是比較出來的,只要得到的超過了,那都是很高興。
你法國有什么了不起的
吹成這個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已經奪冠了呢
我們菜那你們還跟我們踢到第二輪點球大戰
加迪爾這么柔弱無辜敬職敬業的小球員你們也好意思開麥警告你們,他可是王室之友,老爹從前是家庭一員的那種,亂說話小心挑撥國家關系,仔細你們的皮
繼小小羅之后,英國媒體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開始每天隔空與法國人對罵,如果法國人沒有說什么不該說的話,他們就貸款嘲,編造他們的新發言,激起民眾的同情、憤怒和關注,從而讓自己的報紙能賣脫銷。
加迪爾再一次躺槍成為了工具人,他矜矜業業努力一整場,腿抽筋哭著請求繼續踢的照片、視頻和動圖傳得到處都是,配上媒體人們憤怒心痛的發言“加迪爾又有什么錯呢他敬業地踢球,努力地生活,身為億萬富翁如此踏實努力,如果全場有誰不該被責備的話,那就是他了上帝啊,你們不敢光明正大說出自己的嫉妒和怒火,就要去中傷一個孩子嗎是不是世界上所有擁有法國國籍、卻沒有選擇法國國家隊的人都要被當做叛國賊”
煽動情緒的能力可以說是讓人較為震驚。官媒們不敢把事情鬧太大,但是群眾們就鬧起來了法國隊里幾乎全是非裔球員,要是按照很多民族主義者的高貴念頭來,他們恐怕都湊不齊一只好歹有個球星的國家隊。
“法國人自己享受著民族融合與民族遷徙帶來的好處,卻要反過頭來阻止自己的國民行使同樣的選擇權利,這顯然是不大度不合理,也并不符合開放包容的國際主義精神。”
話題越討論越深,民族主義和民族情緒對于法國這樣歷史復雜的多民族國家來說是非常深奧和艱澀的話題,人們不該試圖站在高出去高高在上地傲慢點評。世界杯更是具有重大政治與文化意義的世界級盛事,輿論開始往這樣的方面發酵時終于暫停了,關于加迪爾的爭論也跟著冷卻了不少。
小美人自己是真的真的無所謂,他都快解釋累了,無論他怎么翻來覆去地說“對我來說其實都一樣。”也沒有人相信他,于是他索性老老實實閉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