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陸媽媽這一打岔,什么照片不照片的事情立刻被他們扔在了腦后。天大地大,當然還是吃飯最大啦。
陸家的房子是自建的兩層小樓,一樓一進門便是寬敞且裝修簡陋的大廳,這里即做客廳,也當餐廳使用。
陸平把平時很少使用的折疊桌從柜子后面拉出來,仔細擦干凈,又在旁邊支上折凳,擺好碗筷,然后匆匆走向旁邊的大廚房。
一推開廚房門,飯菜的香氣滾滾而出,陸平早上吃的那個梅花糕早就消化干凈,現在聞到這熟悉的家常菜味道,他肚子都餓的咕咕叫起來。
廚房里,陸爸陸媽各占一個灶臺,夫妻倆“雙劍合并”,一道道富有椒江特色的當地菜肴接連出鍋。
椒江臨海,這里講究“無魚不成席”,不論誰家宴請賓客,蝦蟹魚魷必不可少。這里盛產一種小章魚,有著極浪漫的名字,叫做“望潮”。它學名短蛸shao,生活在近海的灘涂中,潮漲時外出、潮落時回巢。望潮因為體型小,難以捕捉,故而市場上價格昂貴,只有逢年過節才能打打牙祭。望潮的做法也很簡單不用加任何佐料,只要下熱水汆燙,撈出后直接沾醬油,吃的就是原滋原味。
當然對絕大部分海鮮過敏的沈雨澤,是沒有這個口服了。
雖然沈雨澤吃不了,但是他的司機和兩位“遠親”都可以吃啊。
圓桌旁,陸爸陸媽張羅著讓大家吃菜,沈雨澤看看桌上的幾道海鮮,以及身旁大快朵頤的司機和“遠親”,陷入沉思要不然他也嘗嘗,大不了之后再去醫院報道。
“沈雨澤,那幾道海鮮是給他們的,這邊的幾道菜都是特地給你準備的,也是我們當地特色,你嘗嘗。”陸平見他踟躇著不肯下筷,以為他不認識面前的食材,趕忙給他做起介紹。
這個季節正是吃南瓜藤和芥蘭苗的好時節,再晚些時候,這兩種蔬菜就咬不動了。
南瓜藤處理時要摘掉老莖,只留下嫩芽和細桿,油熱后先加蒜爆香,再下藤苗快炒。這是道快手菜,南瓜藤熟軟后就可出鍋,綠瑩瑩的一叢盛在盤中,清香爽口。
芥蘭苗還帶著中間一點花蕊,用火腿熗鍋,腌制好的火腿片散發出的油香與芥蘭苗的清香融合在一起,又是一道當地常見的下飯美食。
除此之外,桌上還有夏天摘的槐花攤雞蛋,野菌青菜炒糍粑,糯嘰嘰的炊圓,以及被板栗和胡蘿卜塞得滿滿當當的糯米豬肚
這些菜,沈雨澤這個北方人從未品嘗過。
他一時間都不知道要先從哪一道菜下筷了。
就在這時,陸爸爸突然起身從旁邊的瓦罐鍋里盛了一碗湯,放在了沈雨澤面前,用磕磕絆絆的普通話讓他趁熱喝。
這碗湯顏色發褐,撲鼻而來一股濃重的黃酒香氣。沈雨澤用勺子探進碗中攪合了一下,發現里面有大塊的肉塊、姜片、還有某種水果
“這是荔枝”沈雨澤的聲音不由自主的拔高。居然往肉湯里放荔枝,這是什么奇妙搭配
“對,是荔枝。”陸平最喜歡看北方人露出這種沒見識的表情啦他心情大好,“這可是我們這兒的特色燉湯,叫荔枝夾心肉。夾心肉就是豬前腿肉,有嚼勁;荔枝選用的是陳年荔枝干。這可是我爸壓箱底的絕活,等我媽盤下鋪子,可是要拿去賣的呢”
別小看這小小一碗湯,湯底用黃酒和姜片熬煮,配上適量的紅糖,湯底顏色濃烈,姜的辣與荔枝的甜全部融入肉塊中。一碗下去,又發汗又滋補。
說實話,這個荔枝與豬肉的搭配實在太不搭調,很多外鄉人都覺得是“黑暗料理”,但對于從小喝到大的陸平來說,這可是只有生病時才能喝到的美味。
沈雨澤沒有告訴陸平,他從來不吃姜。若是他家的廚師把這么一碗充滿姜味的熱湯放在他面前,他是絕對不會碰一口的。而且,他也很討厭把水果做熟,比如菠蘿咕佬肉、荸薺炒肉片、雪梨燉湯,全部是他的食物黑名單。
但看著陸平亮閃閃的眼睛,沈雨澤實在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那就勉為其難的喝一口吧。
一勺熱湯入喉,一種從未體會過的甜辣滋味在沈雨澤舌尖上炸開。區別于韓式的甜辣、泰式的甜辣,這種來自生姜的辛辣和荔枝的清甜,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