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多天過去了,村里人又攢了一批新的葛根粉。
眼看著年關將近,趁著天氣好,村里人跟著姜楊下山去賣葛根粉和鉤藤,順便添置點年貨。
保安堂的藥童一打開后門,看到巷子里站了十多個衣衫襤褸的青壯年時,整個人嚇得向后退了兩步。
要不是他看到了站在中間的姜楊,他都準備喊人了。
姜楊一見連忙賠笑道“不好意思啊,嚇到小哥了,這些都是我們村的叔伯兄弟,都是來賣葛根粉和鉤藤的。”
藥童這才看到他們個個腳邊都放了籮筐,張了張嘴,只留下一句“你們在這等一下。”便關上門了。
第一回來的村民們有些不安,“四楊啊,他是不是不收了啊”
難道是上回收的還沒用完
那他們今天挑來的這些豈不是都得再挑回去
這挑下山和挑上山可是很不一樣的
一時間眾人皆苦著一張臉。
姜楊也有些拿不準藥鋪的意思。
雖然他知道上回他們賣藥那么順利,八成是蘇先生在信中給打過招呼的,但是這次這么多人,他也不確定人家是不是還愿意收。
就在一群人焦心等待時,門終于被打開了,眾人激動地站了起來。
饒是掌柜的早有心理準備,猛地被十多個激動的壯漢圍上來,也是嚇了一跳。
“曹掌柜”姜楊上前一步剛要解釋眾人的來意,就被曹掌柜擺手制止住了。
眾人心一提。
就聽曹掌柜道“橘釀葛根粉,只要質量過關,和上回一樣還是一個兩文錢。”
眾人心一松,姜楊道“這次的橘殼有的大小差得比較多,還是先請曹掌柜驗一下先。”
上一次做的少,摘的野柑橘都是挑揀過的,大小都差不多。
但是這一次做的多了,又是各家各戶自個做的,不說質量會有差別了,就連橘殼的大小都沒法一樣。
更何況,山里的野生柑橘就那么多,深山他們又不好進去,摘的人多了,再想大小均勻就很難了。
曹掌柜很滿意姜楊這不糊弄的態度,讓藥童叫來藥鋪的一些人一起清點。
最終,大的依舊兩文一個,中等大小的一文一個,再小的,就只能當添頭了。
還有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像是橘殼沒填滿的、沒烘干的、烘過頭的這些都是不收的。
也就姜云家的,除了一兩個壓碎的,其他質量都過關了。
曹掌柜對姜楊更滿意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不愧是你師父教出來的。”
清點完后,曹掌柜的捧著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很快就把錢算了出來。
最后連大伙帶來的鉤藤,能收的也都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