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恿蘇先生無果,姜云又去找姜楊。
“四叔,你以后也跟我們一起來找蘇先生讀書嗎”
姜楊搖頭,見姜云一臉失望,他好笑道“我來讀書了,你去山里挖葛根嗎”
姜云眼睛一亮,“好哇好哇,我去”這樣她就可以自己進山找新的植物了。
“想得美。”姜楊笑道,卻不由黯然。
一直以來,他不敢在蘇先生面前承認自己想要求學,一是不想讓蘇先生不喜,二也是不想讓爹娘為難。
姜云他們還小,有的是時間玩樂或者學習,可以整天跟著蘇先生,雖然很羨慕可他不行。
姜楊深吸一口氣,重新揚起笑臉。
其實現在這樣,能夠跟著大嫂識字,每天姜云他們回來也會教他新的文章,他已經很滿足了。
如果有機會學到更多他當然是想的,那就只能多賺點錢了。
想到今天賣葛根粉的收入,姜楊的目光逐漸堅定。
這一次帶下山的葛根粉比上一回多一些,加上鉤藤,一共賣了七百三十四文。
劉素的繡品布莊果然收了,一件繡品三十文,六件一共給了一百八十文。
這次的數比上次難算,一家人圍著姜云,看她埋頭算了許久,這才算出總共收了九百一十四文。
雖然知道很多,但是真正聽到這個數,眾人還是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再過幾日就是小年了,不出意外的話,這是他們年前最后一次下山了。
這次收入多了,買回來的糧也比上回的多。
雖然花出去的也更多了,但是周老太還是高興地直咧嘴。
這樣一來,算上家里剩的糧,一家人總算不用天天野菜稀粥了,正常的糙米稀粥配點糠餅,還是足夠一家人吃到來年收成了,甚至糠餅里還能多添一點白面。
除了買糧,他們還買了些油、鹽和過年用的香燭,至于炮仗,姜老頭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沒買。
一串十文呢,都差不多是一斗麥的價格了,還是燒爆竹實惠些,進山砍幾根就是了。
除此之外,還有過年用的白糖、飴糖、紅糖、兩條豬肉、一袋糯米
這一趟的錢算是花了七七八八的了。
別看東西不多,但這算是這兩年他們過得最豐盛的年了,孩子們瞧著買回來的東西直咽口水,就連大人們都忍不住看了好幾眼、
周老太收起剩下的銅板,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拍板道“行了,明天除塵,準備過年”
天公作美,第二天是個大晴天。
一家子洗、曬、掃、擦就連孩子們也滿院子轉悠著跑腿。
掃塵的第二日就是準備“分年”的東西。
所謂“分年”,是南地百姓過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年前,百姓們準備好貢品祭拜各路神仙,即為“分年”,以謝神仙們這一年的庇護,同時祈求來年的安康。
不管日子多難過,一家人總要湊出十樣貢品來,日子過得越好的,貢品就越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