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村民不過是見她年紀小,有心逗她,于是每次見她都要追問一下。
對自己的種植實驗信心滿滿的姜云從不認為自己會失敗,畢竟她每個階段的實驗結果都是受到西柚老師的認可的。
于是每次也總是耐心回答。
次數多了,村民們便也覺得無趣,不再逗她了。
只不過每每見她,總要搖頭感慨一番。
“這姜長孝一家子真是慣孩子慣得無法無天啊”
“可不是嘛,說要種香菇就給砍木頭回來,說要種地,就又是開荒,又是給稻種的,這不糟蹋土地,糟蹋稻種嘛”另一個村民搖頭說道,顯然對姜云的種植實驗并不看好。
當然也有個別為姜云說話的。
“那倒未必,我瞧著她那一分地種的有模有樣的,秧苗插下去后噌噌地長,看著不比其他地的差。”有一人還算客觀的道。
“那還不是她家大人忙活的真以為他們能放著不管任她糟蹋土地”一人撇嘴道。
“誒,你還別說,我好幾回路過那邊都瞧見姜松帶著她下地。”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好奇道“怎么樣”
“姜松就坐在樹下編籃子,就姜云自己在地里忙活”
眾人紛紛表示不信。
說話那人頓時拔高音調,“嘿,你們要不信回頭自個兒瞧去”
見他如此篤定,其他人心里也難免犯起了嘀咕。
擺明了不信的那人見他們動搖,嗤笑道“你們還真信啊我可聽說她又是養蚯蚓,又是養蛙的,你們誰見過這么種地的這不是鬧著玩的嗎”
又有一人遲疑的開口,“我先前路過那塊地,還說那個漚肥池怎么瞧著和咱不一樣,合著也是姜云自個兒折騰的”
“這事我倒知道
,那幾日我家幾個皮猴天天到處拔草撿落葉,好像就是姜云要的。”
“對對對,是有這么回事,說是為了看姜云變戲法。”
那會兒他們都覺得是一群孩子玩鬧,根本沒往心里去,如今想來,姜云果然是在鬧著玩。
不過這事他們只當趣事說來,并未放在心上,聊了幾句便又說起姜楊來。
“聽說最近姜長孝家日日都有媒人上門,熱鬧得很。”
“那可不,這十里八鄉的如今誰沒聽過姜四楊的名頭”
這事也算他們嶺口村的風光事跡了,眾人說起來都帶著幾分得意。
自從上次姜楊他們遇山匪一事之后,村里人便明白姜楊他們的錢不好掙。
后來姜楊不僅給去接他的那些青壯家里送了禮,其他供干貨的村民家里也都得了一份小禮。
這樣一來村里大部分人對姜楊的發家事跡便只有欽佩,少有眼紅的了。
因著山匪的事,姜楊之后再去碼頭,又從當初那十九人中選了十個愿意去的,跟著他們一塊兒去碼頭。
雖說這么一來分的錢少了,但卻安全了許多。
一直到臨近清明,山菌難得,各家又忙著春種,跑碼頭的生意這才停歇。
而如今村里人大多受過他利,對姜楊那是多有贊賞。
附近的村子因著姜楊時常上門收干貨,不少人家看中他嘴甜能干,還有的小娘子瞧上了他的樣貌,才忙過了春種便找了媒人上門試探。
只可惜姜楊還未開竅,而周老太也不勉強他,各家最終只能失望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