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激大家之前的挺身而出,所以我現在站在這里和大家商量,如果你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商量。”姜楊說著嘆了口氣,“如果我不是因為顧念當初的情分,當初選人的時候我又怎么會拒絕村里其他人,只選了你們呢”
“這事姜東你應該是很清楚的吧當初你提出想讓你的幾個弟弟一起加入的時候,我就沒有同意。”
姜東正是率先開口的那人。
姜東家四個兄弟,但是當初跟著姜松去接姜楊他們的只有他自己。
之后,在姜楊上門問他是否想加入賣干貨的隊伍時,姜東本想讓姜楊把他幾個弟弟一起收下。
畢竟分錢是按人頭分的,多一個人就多一份收入啊
而當時姜楊就是以這個理由拒絕他的。
被當眾戳穿自己的小心思,姜東臉色有些不好,“說什么感激,既然感激那又為什么想著要把我們踢走
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早就定好以后要讓你姐夫來管送貨的事了。這才急著把我們踢開。憑什么”
聽著姜東的話,姜楊的眼神漸漸冷了下來,“既然這樣,我也有一句想問干貨加工坊是我們家出錢建的,香菇、木耳的種植是我們家云娘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出來的,賬也是我們家算的,我憑什么跟你分一樣的錢”
姜東理不直氣還壯道“那不是還要去別的村收貨嗎那些貨賣的錢應該還按原來的分啊”
姜楊都被氣笑了,“姜東,你還記得每次大家去各村收貨的時候,你收了多少嗎還有在碼頭上,大家四處找買家的時候,你賣了幾斤”
“這、這都多久了,誰還記得啊”姜東有些支吾道。
姜楊冷笑一聲,“呵,你不記得沒事,我都記得。”
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冊子,一邊翻一邊讀了起來。
“二月初五,姜東,收干貨三斤,賣貨七斤;沈火年,收八十七斤,賣二百一十四斤。
二月十六,姜東,收干貨八斤,賣貨三斤;姜豐登,收一百二十斤,賣九十六斤。
二月廿九,姜東,收干貨十三斤,賣貨兩斤;姜瓜子,收一百零三斤,賣三百斤。
還要我繼續念下去嗎”
隨著姜楊一個個數報出來,不僅姜東的臉色變了,其他人的臉色也不太好。
“你這分明是故意針對我只拿那些多的和我比,他們就沒有收的少、買的少的時候嗎
我記得有一次姜瓜子不僅一斤沒賣出去,還因為摔了一跤,壓壞了二十多斤,這你怎么不說”
姜楊冷哼一聲,“壓壞的那回,姜瓜子自己拿錢補了那個損失,并沒有占大伙兒的便宜。
是,他們也有賣的少,甚至一點沒賣出去的時候,但只有你,幾乎每一次都收的少,賣的少。”
姜楊說著對眾人道“你們每一次收的數和賣的數,我都有記錄,如果你們有興趣,我不介意花點時間念給你們聽聽。”
說這話的時候,姜楊的目光不著痕跡地劃過其中一些人身上。
那幾個人本就心虛,哪還敢讓姜楊一一念出來。
而姜東也沒想到姜楊居然做的這么絕。
虧他覺得自己做的足夠小心了,還找人互相掩護。
沒想到姜楊年紀不大,心機卻這么深。
到底哪里出了差錯
姜東想著,忽然腦袋靈光一現姜楊每次收貨和賣貨都要親自去跑,怎么可能記下所有人的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