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在一旁連連點頭,顯然是十分認同的。
張良
“可”
張良還想說什么,周老太擺手打斷道“你可知我為何要送她和你學打獵”
張良還真不知道,姜云一個嬌俏可愛的小娘子,好好讀書不好嗎
“你也知道,她如今越長大力氣越大,以前還只是和比她大一點的孩子打架,現在,她都敢一個人打六個成年男人了。”說著周老太把她一個人打了姜東兄弟六人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張良張了張嘴
周老太嘆了口氣,“所以啊,與其讓她到處打架闖禍,倒不如讓她把那一身力氣拿去打獵。你大嫂說了,那叫君什么六的”
劉素“君子六藝。”
“對,君子六藝,說出去也好聽。總不能等她將來說親的時候,說她一身力氣,只會和人打架吧”
張良
對于張良的勸說,姜云多少是知道的。
但是她一點也不慌。
單獨行動這種事,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
她這次不僅毫發無傷,還帶了這么大的獵物回來,難道還不夠有說服力嗎
最終,張良的勸說以失敗告終。
之后每逢旬休,姜云便獨自進山,和雷虎結伴打獵。
考慮到她是個新手,雷虎帶著她以熟悉山林環境為主,因而并不帶她去危險的地方。
所以幾次下來,獵物收獲參差不齊,主要以野雞、野兔為主,還有一次得了一只野豬,卻再也沒有獵過獨眼虎那樣的龐然大物了。
那只獨眼虎雖然渾身是傷,卻也渾身是寶。有張良這個懂行情的人在,轉天便張羅著賣了個好價錢,倒是給家里添了一筆進項,姜云的荷包也因此豐厚也一些。
而如今像野豬這樣的,基本上村里人就能消耗大半,大部分都賣給了他們,再被姜楊拿去一些送人情,剩下的自家腌制起來,倒也不愁吃不完。
野雞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是自家解決啦
可以說,在姜云正式開始打獵的這段時間,家里不僅多了一些進項,更是常常能吃到肉。
再說姜楊這邊,自從上次賣了一次筍干,金家的掌柜很滿意他賣的筍干的品質,于是和他定下了長期供應筍干的契約。
契約在手,姜楊心里踏實,便帶著人將附近的十里八鄉跑了個遍,力求能夠收到更多的鮮筍。
有些實在距離遠的村子,想直接賣筍干的也行。但姜楊對品質的要求嚴,幾乎沒有幾個能達到要求的。
隨著工坊收的鮮筍越來越多,需要的人手也更多了。大冬天的,本該是最清閑的時候,嶺口村卻是忙得熱火朝天。
眼看著天氣漸冷,蘇先生索性放了學堂的假。
這幾個月,學堂又收了十多個學生,而且大多是十五六七歲的。
學堂一放假,這些大孩子便轉身投入了工坊幫忙去了。
而閑下來的姜云則又琢磨起了賺錢的事,并盯上了她種的那些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