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各種氮磷鉀肥料,各種防治病蟲害的農藥
她沒有辦法研制出來,且空間也不這些,所以她只能用以蟲治蟲的方法。
那么,在沒有菌種的時候,人們又是怎么種植香菇的呢
難道在菌種被人工培育出來之前,人們就只吃野生山菌嗎
姜云不信,所以她試著轉變思路,在圖書館搜索了一下“人工種植香菇的歷史”。
最終在一堆的歷史記載中,找到了最初的人工栽培香菇的記錄,建炎四年,出生于慶元縣龍巖村的吳三公發明了“原木砍花法”。
只有一句話,卻給了姜云莫大的信心。
r通過比對聯盟歷史,姜云知道建炎四年早于菌種培育時間數百年。
也就是說,其實沒有菌種也可以進行香菇種植。
只是在聯盟的記錄中,這種“原木砍花法”早已失傳。
姜云能做的便是憑著這個名字和她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嘗試。雖然這個時間可能會久一些,但是她還小,有的是時間。
雷虎不懂這些,他想的簡單既然姜云覺得可以,需要他幫忙,那他就聽她的安排好了。
兩人說話間,水燒開了,雷虎遵照姜云的要求,將燒開的水灌進竹筒里扣上蓋子后,一人背了兩支進了林子。
姜云“開始吧。”
雷虎握著砍刀鄭重道“那我砍了啊”
“嗯,砍輕一點。”姜云忍不住提醒道。
隨著雷虎的砍刀一下下砍在樹干上,姜云時不時地提醒道“別太密了,每一刀離得遠一點保持力道均勻好了,差不多了。”
砍完一棵,兩人來到下一課樹的旁。
“這棵砍的距離近一些,大概一柞寬吧。”姜云說著伸手比劃道。
雷虎沉吟了一下伸出自己的手,問道“是我的一柞還是你的一柞”
看著比自己大了幾乎一倍的手,姜云頓時氣結,“那就一棵我這么寬,一棵你手那么寬。”
雷虎默默去砍樹時,姜云則看著自己的手嘟囔道“手小又怎么樣,我力氣大啊”
把姜云指定的幾棵樹都砍完后,雷虎又幫著姜云把砍倒的一些樹,也按照姜云的要求砍上不同間距的紋路。
見姜云在本子上十分認真地做著記錄,雷虎忍不住問道“這樣真的能行嗎不是說這叫砍花法嗎難道不應該砍花嗎為什么砍樹干而且有的砍倒,有的
不砍倒”
姜云搖頭解釋道“香菇只是寄生在樹干上的,又不是樹本身長的,跟樹的花沒關系。我覺得砍花應該是一種比喻。
至于砍倒和不砍倒做實驗嘛,多考慮一些情況,好做對比。”
見他一臉迷茫,姜云很耐心地解釋道“其實野生的香菇是靠孢子繁殖的。在香菇成熟后,菇傘打開,細小的孢子就隨風散開,落在適宜生長的樹干上寄生,等到合適的時候就會長出香菇來。
所以,我猜測這砍花法更有可能是幫助孢子寄生到樹干上的傷口。”
姜云說得起勁,又道“所以接下來我們再換個木耳菌較多的地方,試試看到時候能不能長出木耳來。”
雷虎被她說的有些發暈,見她還想再說,連忙道“那我們快去吧,不然今天干不完你明日還得進山。對了,你不是還有功課要做嗎”
姜云一聽也不顧不上給他科普,連忙帶他往下一個地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