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韓老先生已經決心要剿匪,但一來他身體未愈,又未正式上任,行事難免不順,二來既然要剿滅飛鷹寨,那自然要等著飛鷹寨回歸,才好甕中捉鱉。
于是和姜云他們約定好后,韓老先生帶著蘇先生開的藥,下山往玉清縣縣城去,邱管事見狀也跟著去了。
嶺口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可姜云卻絲毫不得閑。
因為答應了村民來年要分發紅薯苗,姜云早早地便將紅薯埋進土里開始育苗。
這一次她準備先育苗,再移栽,等到藤蔓長得多一些,再剪來扦插。
好在冬季紅薯育苗期管理簡單,姜云還能抽空照料一下她的香菇種植園,以及山林里的砍花法。
過完年,村里人開始往段木上種菌種。
嶺口村附近的山地、林蔭下,整齊地擺滿了種好菌種的段木。
一場雨過后,山里的山菌舒展著冒出來,埋在土里的竹筍也蠢蠢欲動。
山民們又開始進出山林,采山菌、挖竹筍,干貨加工坊也越發忙碌了起來。
“四郎啊,年前那一批貨卡在手里沒送出去,如今又多了這么多新的,眼看著庫房都放不下了,這可怎么辦啊”姜老頭憂愁不已,生怕這些干貨砸手里。
年前因為官道被封那批貨沒能送出又一路顛簸的,平白添了不少損耗。
這可都是錢啊。
姜老頭想著突然驚呼道“哎呀,年前那批貨你沒按時送出去,金管事會不會怪罪啊別回頭不收咱家的貨了”
姜楊從一堆賬單中抬起頭,安撫道“爹,您就放心吧,金家在玉清縣也有鋪子,我早就派人送消息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
姜云算完手中的數,直起上半身用力地舒展,“阿公,你就放心吧,干貨又不怕壞,只要保存得當,放上一兩個月不礙事的。
再說了,咱庫房要是放不下了,就找村里借一下祠堂的庫房唄。
等開春了咱家屋子建起來,再順道擴大一下工坊就是。”
姜老頭卻犯嘀咕,“祠堂哪是那么容易借的”
“哪不能借年前的紅利白分了不成”姜云反問道。
雖然去年工坊才開始,分的利不算多,但是顯而易見將來的收入只會越來越多,族里平白多一份收入,不過是借用一下祠堂的庫房,這有何難
姜楊顯然也同意這個主意,認真道“我一會兒就去找族長聊聊。”說罷又低頭繼續寫寫畫畫了起來。
“也好,若是不成再想別的法子吧。”姜老頭說罷,見他們面前一堆賬單,忍不住叮囑道“你們是在算工錢嗎可得仔細些,莫要算差了。”
姜云一邊整理面前的賬單,一邊應道“放心吧,這賬都記得清清楚楚呢,我們算完之后還得交叉核算一番,不會弄錯的。”
姜老頭點點頭,見自己幫不上什么忙,又道“四郎啊,開春建院子的事籌備地怎么樣了啊日子可得好好選一下,千萬不能耽誤村里人春種啊。”
埋頭苦算的姜楊沒有反應,已經告一段落正中場休息的姜云道“這事我爹和二叔在忙呢,您忘了啊”
姜老頭一愣,“啊我這不是怕你爹和你二叔算賬不靈有疏忽嘛,你要得空多幫幫他們。”
姜云無奈地點點頭,“阿公,您是不是又跟阿媽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