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楊和姜云臉色一整,知道周老太這是要考驗他們,這決定了他們能不能順利從周老太手中拿到建設新工坊的本錢。
于是二人仔細的將他們準備的應急方案說給周老太聽。
“所以說,就算事情不順利,等年底村里種的香菇木耳收成了,新工坊正好能分擔舊工坊的壓力,”
不得不說,在事情上,二人考慮的還算周全。
從工坊的建設、貨物的售賣他們都考慮了至少兩個方案。
聽完他們的方案,在場的眾人除了周老太和姜老頭紛紛點頭。
雖說這樣會耽誤建房子,但是等新工坊建好,可以做更多的單子,賺的錢更多了。
有了錢,建房子還不容易
姜楊和姜云看著不說話的周老太和姜老頭,有些不安地對視了一眼。
姜云忐忑地開口“是有哪里不妥嗎”
周老太瞥了一眼姜老頭,“老頭子,你說。”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姜老頭身上。
姜老頭頓時挺直了腰背,“那啥,我也不懂做生意的事,但是吧,我就是擔心,村里人把錢砸進去了,萬一事情不成他們能樂意嗎”
一聽是為了這事,姜楊和姜云齊齊松了口氣。
姜云“阿公,這個您放心,到時候愿意出錢的,我們都會和他們說好利弊,再簽好契書的。”
姜楊點點頭,“要賺錢總要擔風險,如果不愿意擔風險,那也別想著到時候能分利,這事都是自愿的。”
可是村里那么多人呢,總有人只想圖利不想擔風險的。
不然不管是種香菇、種紅薯,包括種水稻的新方法,都有人不愿意呢
在姜老頭看來,其實現在這樣就挺好的,有錢賺,有余糧。
且眼看著豐收在即,家里也馬上要蓋大房子了,干嘛要去冒這個風險
姜云“可如果當初不是我們家建起加工坊來,也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姜楊也道“當初主意是我們出、風險是我們擔。還有種香菇、種紅薯、種水稻,云娘一點也沒藏私,能教的都教了。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村里人日子能好起來本來就是沾了我們家的光。但是我也知道,還是有人在背后眼紅的,覺得我們家是靠著村里才賺了那么多錢。
這不正好嗎現在我們想建新工坊,但是本錢不夠。村里想多賺的,就一起出錢,那以后工錢另說,只要新工坊有營收,他們就有錢分。
可萬一新工坊虧了,那大家也就自認倒霉。不想擔風險的,也別來摻和。”
姜老頭頓時被堵的啞口無言。
一直默默聽著的姜松也不由出聲“雖說一個村里的人互相拉一把是應該的,但是也沒我們家出錢出力,他們還嫌我們給的不夠多道理吧”
身為家中長子,姜松往日可沒少被村里那些想占便宜的人騷擾。
他們覺得姜楊心思多,難以應付,自知他們那些話若拿到姜楊面前去,恐怕說一句能被頂回來十句,因此便纏著姜松。
畢竟姜松是家中長子,他說的話,姜楊怎么也得聽吧
于是,有說要加工錢,有要替娘家討菌種的,還有的是替家中偷奸耍滑的親戚求情,想塞進工坊里,最好是什么都不用干,每日便能給上十文的工錢的那種。
姜松雖念著同村的情分,不想傷了和氣,從來都是客客氣氣地拒絕了。
但是那些人的嘴臉,著實令人不快。
周老太見家中小輩們個個都是一臉不服,便也不再攔著,“行吧,就按這個章程辦吧。”
“那可不行。”姜云突然開口,眾人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