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玉清縣來了許多外來的商隊,姜楊便四處結識商隊。
畢竟等新工坊建好之后,他們要開始嘗試擴大干貨的種類了,現在提前準備,若是能提前定下幾個單子最好,若是不能,就當探路了。
可姜楊在碼頭上混得開,是這么久以來累積的信譽。
對于那些新來的商隊來說,誰知道你是誰啊?
就算是有當地的商隊愿意推薦和作保,那些新來的商隊也持懷疑態度。
畢竟,地頭蛇互相勾結欺負新來的商隊這種故事,并不算新鮮。
關鍵還是姜楊手上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沒什么吸引力,什么肉干、果干的,哪里沒有?
至于姜云新種出來的紅薯,他們都沒見過,雖然嘗起來不錯,但誰知道外面的人愛不愛吃啊?
他們走一趟商,成本不低,可不是誰都有膽氣嘗試新鮮事物的。
更何況紅薯最大的優點,其實是它易種植。
可這對于那些商人來說,就十分雞肋了。
總的來說,姜楊拿出來的東西里,稍微有吸引力的也就干香菇、干木耳,以及筍干了。
可嶺口村離縣里那么遠,又不能通馬車的,哪有商隊愿意為了這么點蠅頭小利,親自走那么遠的山路去實地考察?
總之,姜楊結交了一群面上的朋友,極力推薦自家的干貨后,碰了一鼻子灰。
而就在這時候,曹掌柜找上了他。
說他準備買下一片山地,用來種紅薯,來年大量往外銷。
當時姜楊還覺得曹掌柜十分果決,如今看來,他恐怕還是為韓老造勢。
一個能果腹的新作物,還不占良田,不用費心照料。
若是能順利推廣,這功勞不可謂不大啊。
張良:“如此說來,他們豈不是從我們這占了一圈的便宜?”
姜楊:“怎么說呢,雖然他們可能會得到很大的便宜,但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既不能那么順利地把臟物處理出去,要想這么順利地把紅薯賣出去,也不容易。勉強算是互惠互利吧。”
話雖如此,若非蘇先生有意教導姜云,他們恐怕如今還被蒙在鼓里。
這種感覺,實在談不上有多好。
倒是姜云最先釋然,“罷了,紅薯能夠盡快推廣出去,也是件好事。如今我們能力有限,只能仰人鼻息,勢必要讓許多利。但不管怎么說,我們還是賺了的。”
姜楊也嘆了口氣,“也是,我倒是挺希望韓老能盡快官復原職回到京城的,不知怎的,我面對他老人家總覺得怵得慌。”
明明一開始,還覺得他十分和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私藏臟物的事,他總覺得韓老隨時都可能翻臉將他們全家關起來……
至于曹掌柜是否將臟物來源告訴韓老,他們討論不出結果來,一致決定等過些天曹掌柜來收紅薯的時候,試探一番。
三人窩在暗處談完話出來的時候,那個銅錢問題的思考者已經從一個變成了四個——姜岳水、姜岳山、姜苗、張善。
姜楊和張良見狀也好奇的湊上去看,偏還不許姜云告訴他們答案。
直到姜月被姜柏抱來,一伸手便將頂上那個銅錢取下,疊在了中間交叉處,“這樣就橫豎都四個了。”
姜岳山直呼“這是耍賴”。
但其他人紛紛看向一臉微笑的姜云:好像確實沒說不能重疊……
眾人:……
姜云想到當初霸霸送她的話——“所以啊,人總是容易被自己設的一些限制束縛了手腳。”
姜云學著金霸吊兒郎當的語氣,雙手一攤,將這話送給了在場的眾人。
眾人:……怎么突然這么欠扁呢?
……
天蒙蒙亮的時候。
姜云帶著哈欠連天的同窗們站在小坎坡下的空地上,正交代任務:“你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記錄數據。”
見他們都因為起得太早一臉困頓,姜云掏出一袋銅錢晃了晃。
“嘩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