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多少?”曹掌柜不敢置信道。
姜楊不厭其煩地應道:“畝產三十石十八斤。”
曹掌柜一時無言。
雖然早聽姜楊說這紅薯的產量之高,但沒想到竟真的能如此的高。
他之所以答應定下所有的紅薯,本就是想如此高產又能果腹的東西能夠盡快傳出玉清縣,給他自己也給韓老造勢。
卻沒想到竟如此之高。
畢竟當初姜楊說的產量也不過畝產二十四石。
姜楊直接將手中的冊子遞過去,指著上面的記錄給他看,“你看,這每一塊地的重量都記著呢,你若是怕有算錯的,也可再算一次。”
曹掌柜接過冊子,翻看了最后幾頁,奇怪道:“為什么不同的地畝產會差這么多?”
姜楊探頭看了一眼,解釋道:“這是我們家姜云在做實驗。你看,這產量最高的是姜云的三號地,畝產三十五石零九斤,產量最低的是姜云的八號地,畝產二十八石三十七斤。
其實這兩塊地是挨在一起的,只是我家姜云想試出那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產量,便以不同的方式照料。”
曹掌柜頭一次聽說有人如此種地,眼中異彩連連。
若是這樣,豈不是就能找出最優的種地方式?何時除草、如何耕種、如何照料,都可找到最好的方式……
“那你先前說會附贈農書,可是會記錄這些?”曹掌柜追問道。
姜楊笑道:“這是自然,回頭云娘會再根據今年的數據重新整理一遍紅薯的種植方法,到時候必會抄錄一份給你。”
“姜云小小年紀,不僅能培育出新作物,更有如此心胸,實在令人佩服。”曹掌柜感嘆道,“不知道能否請她與我聊聊這紅薯的種植方法?”
姜楊:“當然可以,只是她這會兒還在地里忙著記錄各家要售出的數量,恐怕要等明日了”
“無妨,反正我今夜留宿你們先生那,明日再談也不遲。”
姜楊:“如此甚好,晚些時候我讓家里做些好菜送過去。另外……我還有一事相求。”
“但說無妨。”
姜楊看了看左右,小心地湊上去,低聲道:“之前那山匪的事,還請曹掌柜莫要與我家先生談起,先生若是得知我結交山匪,恐怕會打折我的腿。”
曹掌柜失笑搖頭,“你家先生可不是那等古板之輩。不過你放心,那件事,我誰也沒說。”
不知怎的,面對曹掌柜明亮的雙眸,姜楊總覺得自己已經被他看穿,只能一邊低頭表示感謝。
待姜楊將他送到蘇先生的院外之時,曹掌柜突然湊到他身邊,低聲道:“若是下回還有此等‘俠義之匪’記得還來找我。”
曹掌柜望著遠處的崇山,語氣深深道:“聽聞這山里,最不缺的便是山匪了。”說罷,便徑直跨進了院子。
姜楊:……總覺得他猜到了些什么。
……
“他……這是什么意思?”張良皺眉。
姜云環胸沉思,“莫不是等著我們再剿一窩山匪?”
“你想都別想!”張良和姜楊異口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