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攤子——“紅薯真身”,姜云一身紅薯姑娘的裝扮,站在攤子前,熱情地介紹著。
“別看這紅薯長得不甚起眼,卻是難得的美味。生吃清脆爽口,蒸熟后香甜軟糯。要知道這可是紅薯姑娘對凡間的饋贈,難道不想嘗一嘗嗎?今日看在‘紅薯姑娘’的面子上,這樣,每人一文錢,便可嘗一口生的,一口熟的。”說著,掀開兩個籃子上的布,“數量有限,每人限嘗一次,嘗完為止。”
眾人一看,在場這么多人,就那么小的籃子,怎么夠分?于是擁擠著排隊,生怕嘗不上。
見眾人情緒激動,姜云笑瞇了眼道:“不要急不要急,若是排不上隊,或是不想等的,請看這邊……”
說著又掀開一塊布,這次露出的可是一堆完整的紅薯。
“我還為大家準備了整個的新鮮紅薯,一斤三文,每人限購一個,賣完為止。”
這可比那一文試吃的劃算多了啊!雖然只有生的,可是想吃熟的回去自己蒸不就完了?
若是不舍得一人買一個,那便幾個人合買唄!
而除了姜云的攤位,旁邊還有“紅薯干”、“紅薯糖水”、“紅薯丸子”三個攤位,烤紅薯因太過耗時被他們暫時除名了。
后面三個攤位雖也十分熱鬧,但人數都沒有姜云這個多。
姜楊費勁地擠進人群,剛要和姜云說話,排隊的人便開口罵他。
姜云連忙攔下,“他不是插隊的,不是,他是來給我幫忙的。”
眾人這才熄火。
姜楊松了口氣,一邊幫忙一邊低聲問姜云,“你這又鬧得哪一出啊?我們的紅薯能賣的差不多都賣給曹掌柜了。你們擺攤賣幾天就算了,鬧這么大,到時候怎么收場?”
姜云笑瞇瞇道:“今年的沒了,那不是還有明年的嗎?再說了,我這也是在幫曹掌柜啊,提前把紅薯的名聲打出去,來年他也好把紅薯賣出玉清縣、賣出閩州嘛。”
姜楊一臉懷疑地看向姜云:這么好?白白給人造勢?
“怎么能是白白造勢呢?早點讓紅薯打出名號,我們才能早點賣紅薯干啊!”姜云低聲道。
姜楊:……這才對嘛。
……
和前幾日不同,姜云今日把售賣的重點放在了新鮮紅薯和蒸紅薯上,又在故事里渲染了紅薯耐旱抗災的特性,這是認真考慮過的。
雖然今年鬧的旱災不大,但大部分百姓的日子也是過得十分拮據。
面對琳瑯滿目的新鮮事物,大家會好奇,會想看熱鬧,卻未必會真的花錢買。
想必韓正早就明白了這一點,才故意在城中圈出一塊地來給各家商隊擺攤的。
一來方便當地的商鋪挑選商鋪,二來方便商隊之間互相交換,三來是給百姓們多一條謀生的路子。
所以這個街市上,除了那些干苦力的、跑腿帶路的,剩下的攤子賣的都是實用的,要么是能填飽肚子的包子鋪、面條鋪、混沌鋪,要么就是各種茶水甜湯、當地特色。
顯然主要售賣目標就是那些商隊。
而像姜云他們一開始賣的東西,并不適合這里的需求,自然就賣的不是那么好了。
姜云很清楚,今日這一出戲,能給他們增加人氣,也確實能幫他們多賣一些,但更重要的是要借機讓普通百姓對紅薯產生興趣。
------題外話------
補更來啦
具體補那天我其實也不記得了,因為實在請假太多……我有罪。
所以我有空都會努力補的。
晚安,明天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