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姜苗忽然開口,“我們家不出錢的話,村里應該再沒有能出大頭的人家了,若是各家平攤,或許也能湊齊銀子,可權力均分后,沒有強有力的領頭者,再加上他們各懷私心,行事恐怕會很困難。
就算最后他們真能做成,對我們來說也沒什么大礙,人力上,我們可以用聚集地的人,貨物上,香菇的菌種掌握在云娘手里,他們勢必還是要仰仗我們。這種情況下,他們若是能有所成,也能與我們相互幫扶。于我們是百利而無一害。”
姜苗此話一出,屋內一靜。
姜云一把抱住姜苗,“小姑姑你真厲害。”
姜苗有些靦腆地笑了笑。
周老太回過神來,“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姜苗有些緊張地拽著衣角,“我……先生上課時教我們讀了一些史料,初讀時我不太懂,但后來我們下了兩次山,見了一些人和事,我便慢慢想明白了,我覺得道理都是相同的。”
周老太聞言沒再說什么。
等到堂屋里,只剩下劉素和周老太時。
周老太低垂著眼眸,思索著什么。
劉素:“苗娘如此穩重懂事,娘何不多留她幾年?大戶人家的小娘子若是才學出眾,便是十七八歲未嫁,那提親的人也是要踩破門檻的。”
周老太本就舍不得小女兒,不過是因為她年歲到了,怕留在家里久了,耽誤了好姻緣。
劉素這話可算是說到她心坎上了。
劉素又道:“如今云娘尚且年幼,行事隨心所欲,聰慧由于,穩重不足。四郎性急,雖見識比她們多,擅識人,卻常常難以取舍。有苗娘在,娘也更放心不是?”
見周老太意動,劉素繼續道:“那夏嬸家的侄兒,雖說是個賬房,可我們家如今哪個孩子不會算賬?以苗娘的聰慧,若是能再讀上幾年書,將來便是嫁給一個小秀才,當個掌家娘子也是可以的。”
良久,周老太輕輕嘆了口氣,“罷了,明日你便隨我去回了這門親事吧。”
“好。”
躲在窗外偷聽的姜苗,終于松了口氣,和一旁的姜云相視一笑,然后輕手輕腳地走開。
屋內,周老太瞥了劉素一眼,“你如今身子好了,倒是肯操心起這些了,竟還當起了她的說客來。”
劉素絲毫不意外周老太看穿了她的心思,笑道:“苗娘那么招人疼,我自然是想她過得隨心些。”
“我難道不想她過得好些嗎?只是她向來一副逆來順受的模樣,我只當她乖巧懂事,便總想著為她多操些心,誰曾想,她有的是主意,卻只是不與我說罷了。”周老太輕哼一聲,以示不滿。
劉素:“娘怎么還氣上了?我倒覺得苗娘是一心怕你不高興,才這般的。娘忘了嗎?當初三娘出嫁后,你便拘著苗娘,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許她一個人出門。也就是后來幾個小的漸漸大了,她才能帶著他們出去采個野菜,拾個柴火的。”
話說到這,周老太哪里還能不明白?
當初姜花一意孤行要嫁給張良,母女倆險些斷絕了關系。
也因此,她便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姜苗身上,日日盯著她,生怕她也走了姜花的老路。
當時她還慶幸,好在姜苗的性子不像她,更像她爹,逆來順受,老實本分。
卻原來,姜苗的一切表現,都只是為了讓她安心……
想到這,周老太百感交集。
就在這時,院門便被敲得哐哐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