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楊:“這是所有參與行動的人的名字。”
當初他便是想著若官府將來想起來了,準備嘉獎,自然是要讓參與其中的人都獲利,所以便將所有人的名字都報上去了。
誰曾想,韓老居然能想到把所有人的名字刻到牌匾上送來。
姜云嘖嘖道:“韓老真是小氣,這么多人,只送這一副牌匾。”
吐槽歸吐槽,但不得不說,這個牌匾送的正是時候。
一開始沈百年他們還想拿這牌匾挑事,說出力的是大家,牌匾卻送到他們家來。
結果都不用姜楊和姜云他們開口反駁,姜萬書已經大步走到牌匾前,指著上面的名字道:“沒看到這上面寫了所有人的名字嗎?!再說了,牌匾送到他們家,是因為這主意是他們出的,捕獵出大力氣的也是他們,就連賣獵物的也是他們家的四郎,跟你有什么關系?當初是誰攔著自家兒子,不讓他下山,硬把人留在村里收割的?!”
并不識字的沈百年:……他以為那些密密麻麻的是刻的什么花紋呢,誰會往牌匾上刻那么多名字啊?!
還有當初……
他以為下山去是白干活,誰想到就連去的孩子都能換回一個壯勞力,早知道……
想到這,沈百年又忍不住瞪了一眼姜楊,暗自咬牙:肯定是姜楊故意不說這事!
有姜萬書這個族長兼村長在,再加上送牌匾的官差在一旁圍觀,聚眾鬧事者自然不敢再蹦跶。
可周老太卻不愿輕輕放過,面對姜萬書的調和,周老太一副被傷透心的樣子,不肯收回先前的決定。
一旁的官差瞪大眼睛看著這一場鬧劇,一邊焦急地等待著賞錢,一邊又恨不得有人幫他們原原本本回顧一遍事情的始末。
面對周老太堅決的態度,和官差們的圍觀,姜萬書只好暫時將此事放下,說起牌匾的事來。
“這么大的喜事,必須要開祠堂昭告先祖!”姜萬書說著又對一旁的官差道:“路途遙遠,還請諸位官爺多留一日,讓我們好好招待一番。”
官差們來之前便知此行路遠,自然做好了當天趕不回去的準備,既然村長如此盛情,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周老太:“此事雖是我們家小輩牽頭,但是大伙兒合力行事,這榮耀也自然該屬于村里的,我看這牌匾便掛到祠堂里吧,其他的事族長您看著辦便是。”
言外之意,榮耀村里拿去,那招待官差、給賞錢的事他們家便也不管了。
姜萬書一愣,覺得周老太是因為那些人鬧騰而心寒,于是也只能應下。
至于賞錢什么的,村里領了工坊的一成利,這點錢還是有的。
周老太擺明了態度,便借口身體不適送客了。
姜云和姜楊對視一眼,樂呵呵地送走一干人等。
見兩人笑嘻嘻地回來,劉素挑眉,“牌匾送出去了,你們二人就一點也不心疼?”
姜云滿不在意道:“一個牌匾有什么好心疼的?既不能吃,又不能換錢,還要白白出賞錢給官差大哥。”
周老太深以為然,這種不太實用的榮耀還不如送她一袋大米來的實惠呢。
不過,她不在意這種虛名,村里卻有的是人在意。
這牌匾此時送來正好。
一來堵住村里那些不安分的人的嘴,二來,他們家也算是在縣令那露過面的了,村里人不論是愿意還是不愿意,對他們家自然要更小心些。
接下來就看村長怎么做了。
姜萬書領著全村人,請了送牌匾的官差在村里熱鬧了一回。
自然也是邀請了周老太他們,只是姜老頭酒醒之后想起自己罵了族老,羞于見人,便稱病不去,周老太自然也是不會去的。
最后也就姜苗和姜云領著下面幾個小的去吃了席面。
牌匾不值錢,但白吃的席面還是值得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