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皇后娘娘連好消息都從來沒有過。
而正二品妃位上,寧妃、哲妃這些家世不俗的嬪妃,生的都是公主。反而宮女出身的各位答應、常在,倒是常常一次就有了,一生就給他生個兒子。
想起此事,皇上就有些糟心,唯有貴妃還能給他些安慰,算是碩果僅存的擁有兒子的高位嬪妃。
讓林姜來說,皇上的皇子們也是倒霉,很有些爹不疼娘不愛的意思太上皇他老人家這幾年被病折磨的兒子都不管何況孫子,一年到頭也懶得看一眼。又是烏泱泱一群更不顯得珍貴,每年拜壽磕頭,太上皇連人都分不清。
而皇上就更忙了,一邊要擔心自己的病一邊要治理國家瑣事,更要緊的是還要應付太上皇這尊頭頂大佛,對兒子們也就是大撒手不管。
以至于前四位皇子都成年娶親了,也沒有個正經親王郡王爵位,還全在宮里擠著住。
皇上不提,太上皇不問,朝中便是有人敢說話,提過后見兩位陛下都沒動靜,也就不敢再說了。
而這些皇子們,除了貴妃所出的十皇子,生母位份還都頗低,母家也指望不上。
貴妃的十皇子出身倒是夠了,皇上貴妃也很看重疼愛,可無奈十皇子才六歲,而且特別體弱多病。
他這短短六年的脈案,就能碾壓他大哥二十五年的脈案史,可見一斑。
林姜看來看去,總覺得這宮里將來水要渾的不能見人啊這太上皇一旦去了,皇上的兒子們開始奪嫡起來,估計得是一團亂象。
所以這種皇子妃的榮耀真是不要也罷這才是鳳姐兒常抱怨的外頭體面體面苦。
黛玉自己的心思也是這樣,用她的話說賈家才多少人,不過兩房主子便日日烏眼雞似的,看的好不心煩。那宮里自然只有事兒更多的,她是很不喜歡常日與人陪坐敷衍更甚至要勾心斗角的日子。
她可以懟人,但她從來不是那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斗戰勝佛脾氣,實則很不愿沾染這些。
林姜和黛玉就此事已經悄悄商議過,只是林如海對黛玉來說是可依賴的生父,是定海神針,他的信一日不到,她們也就總是記掛著。
“小林太醫又研究了這么久的脈案,真是刻苦啊。”
太醫院的所有脈案記錄都封存在太醫院大堂東側的靜室內,除了陛下可以取走,旁人都是不能帶出門的,林姜也只能搬著小板凳來此處坐著看。
等她看完出門,在大堂里值班的太醫們就都會跟她寒暄幾句。
他們也是真覺得這小林大夫難得進了太醫院,也就是當世醫者所能走的最亨通的官路了。許多人進來后,也就懈怠了,只看自己最熟的那部分病候。
畢竟在這宮里,多做還可能多錯,還不如只干熟練工求個穩當。
鄉野之間哪怕有神醫,太醫院的大夫也不去比較,橫豎他們已經進了官衙門,有了終身保障。
但看這小林太醫進了太醫院后,還日日夜夜不放下對脈案醫書的研究,甚至年紀輕輕就因為看書看壞了眼睛,戴上了眼鏡,不由讓這些圖安逸的太醫們感慨這簡直又是一個醫癡秦院正啊
林姜看了一眼懷表,已然到了下班的時辰,便與同事們告辭,準備出宮去。
榮國府在這件事上積極的不得了,給她備下馬車和車夫,專管隔一日送她出入宮。
她心里想著事,從宮道上往北門外走橫豎中午這時辰,也沒有外臣出入,她就慢慢溜達著走,神游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