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苑并不是太后口中的地方有限,那是宮里少有的大戲臺,非場面上的大戲都撐不起那么大的臺子。
戲臺子對面還打造了一個扇形的觀樓,能夠容納滿宮妃嬪一起看戲。
林姜跟著太后與齊陽長公主到的時候,妃嬪和閨秀們已然分了兩側迎候著。
林姜一打眼就見到了十來個妃嬪,打扮都頗為華貴,均是嬪位以上的服制在太醫院當差,見什么衣服識得內宮嬪妃品級那是基本的職業素養。
打頭來迎太后娘娘的便是當今皇后,她是皇上結縭發妻,與皇上同歲,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
不知道是不是大周朝風水有問題,皇族血脈帶病就不說了,正宮皇后還多半無嫡子,太后是這樣,當今皇后又是這樣。
既然沒有嫡子,皇后顯然是以太后娘娘為榜樣的,對各位皇子都盡到嫡母的責任,不偏不倚,不管以后誰做太子做新帝,她都可以混成一個被人敬重的嫡母太后。
而緊跟在皇后身后的女子,是這一水兒來的妃嬪里最年輕貌美的一個。
當朝貴妃娘娘吳氏,膝下有十皇子,是宮里育有皇子位分最高者,也是皇上最心愛的妃嬪。
她兒子年紀太小只有六歲多,起碼這一批姑娘里頭不會有她的兒媳婦,所以吳貴妃這回跟著來是看熱鬧的,順便也盯盯可能成為皇子妃的姑娘們。
雖然沒有自家兒媳婦,這些人里頭,肯定有她兒子皇位競爭對手的媳婦兒。
林姜看著都覺得頭疼了這宮里兩位皇帝,兩重后宮,十幾個皇子別說親自加入這個大家庭了,就算要縷清楚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就夠頭疼的了。
太后娘娘顯然是見慣了皇上的妃嬪們,很隨意道“都別站著了,按你們往日的座兒坐下看戲就是。”然后還樂道“今日可是白便宜了你們去,這么多好姑娘陪著你們呢。”
太后、皇后自然坐了扇形看戲臺的最中央上座,貴妃和齊陽長公主則分別坐在兩人側后方。剩下的嬪妃也就再往外按著位份依次扇形排開,很快按等次入座。
林姜和齊陽長公主的女官俱站到了觀戲臺最邊上,邊看戲邊看姑娘們。
妃嬪們各有座次,倒是撇下一眾閨秀們有些為難,不由踟躕不前,不知該如何落座因妃嬪們身后設有兩排座位,同樣呈扇形分布開。既是大扇形,自然有的座位極為接近太后與妃嬪,地處中樞,有的座兒就偏到姥姥家去了。
一時眾閨秀都不敢妄動。
還是太后回頭和藹道“快坐吧。本宮知道,你們這些孩子有愛戲的,又愛靜的,還有些沾親帶故的要挨著坐才親熱,也就不命人定座次拘束你們了,只撿你們喜歡的位置坐就罷了。”
林姜心道太后娘娘您也太壞了,這是要讓姑娘們自由發揮搶座啊。
果然只見幾個年齡大些的閨秀,聽聞此言不再踟躕,輕移蓮步,姿態優美但動作迅速地往太后、皇后娘娘身后的中樞座位進發。
還有些目標明確的,向著固定的幾位嬪妃后面走去估計這就是膝下有適婚年齡皇子的嬪妃們了。
林姜認不過這么多嬪妃的臉來,但想必有備而來的姑娘們,肯定認得出各位妃嬪。畢竟這里頭除了黛玉這等極個別的,絕大部分都是長在京城的大家子閨秀,入宮并不是頭一回。
但問題是林姜看向黛玉林妹妹是第一回入宮,她并不認識妃嬪啊。
賈母倒是人人都認識,但她也不會畫畫,這時候也沒個照片啥的,根本沒法給黛玉轉達誰是誰,無非只能教黛玉認了貴妃、妃位、嬪位、貴人的服制和首飾區別。
但林姜很快發現,林妹妹并沒有彷徨失措,反而也目標明確,走向了一處。
林姜連忙定睛去看,之后忍不住笑了林妹妹走向的是一位從中間往西邊數,排序第三名的嬪妃按今日座次來算,這位屬于在場所有妃嬪內的中位數,看服制是個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