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的生母亦是宮婢出身,至今還是個貴人,在宮里默默無聞到跟沒有這個人似的。雖然都是宮婢,劉嬪生的到底是長子,所以得了個嬪位,而五皇子年紀不上不下,生母卻只好止步貴人了。
五皇子是個靜默謙和的脾氣,兼之年紀相仿,周黎蘅跟他的關系就不錯,算是皇子里最親近的。
然而皇上這些個皇子,全都是物競天擇長大的,沒人教也把叢林法則那一套學會了,天生就會跟兄弟們爭奪,奪取父皇那微不足道的寵愛和看重。
像是一群饑餓的小獸爭搶美味的鮮肉一樣。
五皇子出身在皇子里也算中等偏下的,但他為人聰穎功課頗為不錯,尤其是一筆字寫的絕佳,皇上對這個兒子還算是比較有印象,逢年過節還會把他宣了去當代筆,寫點福啊壽的,分賞皇親國戚和功勛大臣。
就這樣一點點的另眼相看,加上紹王世子與他關系不錯,就造就了五皇子被兄弟們敵視孤立的狀況。
事情還要從一本書說起。
除夕那日,皇上給超過十二歲的兒子們每人發了一部新書,名為周氏文賦。
該書的作者們來頭極大,就是大周開國太、祖至太上皇這五位帝王皇上趕在年前命史官將先祖們的詩文搜集了一遍,命宮中書局刊印出來,當做新年紅包發給了兒子們。
這份新年禮還附帶了作業皇上命兒子們通讀先祖詩文,并將祖輩們用過的典故都在書中批注出來,待二月中旬祭天大典后,皇上要親自檢查的。不但要檢查書籍還要口頭考試防止皇子們找老師們做槍手代筆。
所以這個年,皇上過得挺好,皇子們卻都過得不甚好,每日沉浸在對考試的緊張惶恐中。
皇上大撒手慣了,對兒子們的功課一般不理會,只是誰的老師來告狀就打誰,這回忽然布置了功課,皇子們當然都牟足了勁兒要表現一二。
五皇子也不例外,這一個多月,他認認真真的翻閱了無數的書籍,認真摳每一個典故,把先祖的詩集們都要盤出漿來了。
他下了大心血和功夫,也漸漸自信起來,到了父皇考問那日,就算不是榜首,也絕不會拉胯。
然而就在皇上要查功課的前一天,他發現父皇賞給他,他也認真批注了一月有余的周氏文賦不見了。
當時五皇子整個人都仿佛凍住了一般絕望。
他不是沒想過兄弟們可能會阻撓使壞,所以他連自己貼身太監都沒告訴,只把自己屋里設了個上鎖的柜子,每天要離開屋子出門時,都隨機選一個柜子把書鎖進去,鑰匙自己拿著。
可今天,他不過去給母妃請了個安,短短半個時辰的功夫,回來就發現他藏書的柜子被人撬開了,里頭的周氏文賦已經不翼而飛。
他覺得身上的血都涼透了。
他簡直不敢想象明天父皇會怎么斥責他哪怕偷書的賊人必然有罪,但丟了書就是他自己無能。連一本書都保不住的人,父皇來日怎么會相信他能守住江山
父皇得知此事,多半會問那來日你把我大周的玉璽也丟了怎么辦
而今日上書房早課完畢,周黎蘅都未見五皇子,就特意來寢宮尋他,怕他是病了。
誰知一進門就看到眼睛通紅坐在地上的五皇子。
周黎蘅在弄清事情原委后,就知道五皇子為何這樣絕望了。
御賜的書不比外面市賣的書,買一本補上就行。宮里書局刊印的都是特制的絹和紙張。
皇上年前這批周氏文賦印了一百本,除了二十本是罕有的白玉紙,其余八十本用的都是普通的韌竹紙,大臣們都未得到白玉紙,六部尚書也只收到了竹紙版本。
故而此時五皇子想淘換一本皇子的白玉紙版本,都沒處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