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次日元春回府,林姜并不在。
自從升了太醫院院正后,她再也沒了剛入職時,可以隔日來上班的福利。她如今是同原先的秦院正一樣,每日去宮里報道,隔十日才有一天休沐。
林姜深覺升了一級增長的工資,完全不能彌補她每天早起入宮的痛苦。
不過在其位謀其政,皇上頂著輿論壓力,給了她正經的院正官職,她也就要兢兢業業當值,不落人話柄,不能辜負皇上的破格錄用,更不辜負系統和自己一路走來的冒險辛苦。
故而這第二日,賈元春奉旨出宮,她就無緣親見。
只好下班回來再聽夏嬤嬤傾情轉述府里自賈母起所有人都哭成了一團。偏生這哭的真正緣故還不能明說,只好邊哭邊感激皇恩浩蕩,讓她們骨肉團聚,這才忍不住驚喜落淚。
倒是邢夫人,在榮慶堂陪哭過后,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馬不停蹄來到蘭芝院給黛玉道喜,打聽姑老爺林如海回京的具體時間。
夏嬤嬤指著林姜身下的座位“大太太坐在這兒談笑風生了半個時辰才走。”
林姜聽得樂不可支。
邢夫人也真是個神人了,總是與賈家其余人格格不入。
倒是她忘了,這府里也不是人人都會為了元春愁云慘淡比如大房賈赦邢夫人夫婦,就是喜歡比較多二房本來就住了榮禧堂,替大房當家作主,這要再出個皇妃,有生之年,他們還會把榮禧堂讓出來嗎
還不如元春沒了指望,哪怕一家子少些依仗光輝,也好過二房一直鳩占鵲巢。
大房還是盼著賈璉穩穩的幸福,入住榮禧堂那一日。
八月金桂飄香時節,林如海奉旨進京,于正午后,在官碼頭下了船。
距離他上一次進京,已有三年之期。
再見京城繁華盛況,更勝從前,林如海一顆愛國愛民的心,就覺得安慰。
三年前他是孤身回京的,當然也少不了上榮國府去拜見岳母。彼時還未出賈敏三年喪期,黛玉尚且年幼,林如海又得林姜醫治,身體康復如初能夠自行照料女兒,是不肯送黛玉上京的,那一回可叫賈母念叨了好歹。
他入京拜見一次,離京辭別一次,賈母都是當著他落淚不止,只口口聲聲要見她可憐的外孫女黛玉。
不知道的還以為林如海是個后爹。
而這回再來,林如海倒不知賈母還要跟他說什么了據他從夏嬤嬤和范小青兩人口中所知,女兒在榮國府過得可并不怎么稱心如意。
巡鹽御史一職已然交了出去,林如海心中盤算,無論皇上給他一個什么職位,是留京還是外派,他總要從榮國府帶走女兒的。
唯一讓林如海十分擔憂的是,林姜肯定是離不開京城的。
一想到要把她獨個拋在京中,還是留在深深皇城內,讓她一個姑娘家坐鎮太醫院,林如海就睡不著覺。這一路上京思來想去,甚至動了入京后去找老座師、故舊親友走動一二,找找關系留在京城當官護著侄女的心思。
不過這些走親訪友的事兒都是后話,作為前任巡鹽御史上京述職,林如海入京的第一件事就是遞折子入宮請見。
在見到皇上之前,他當要避嫌不見任何京城官員。
以他的官位和述職的重要性,只要皇上這日沒有大事,定然會召見。故而林如海連官袍都是在船上換好了的。
果然皇上直接允了他的請安求見折子,召他立時入宮在明正宮陛見。
林如海剛踏入宮門,就看到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說熟悉是因林姜在他府里呆了三年之久,在林如海心里也是另一個女兒了,哪怕逾年未見,記憶中容貌也未淡去分毫,遙遙一望就認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