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元春出宮這件純純大悲慘事件,賈母都能努力消化保持理智,何況黛玉這件事,要是跳出賈母自己的那份為了寶玉的私心來看,可是樁絕好的婚事。
于是賈母很快調整了心態,帶上了笑容。
“好,好,玉兒是個有福氣的。鳳丫頭,還不快去備禮,給你妹妹送去”
鳳姐兒見賈母回轉過來,也笑逐顏開,連忙奉承道“這府里庫房再好,也不如老祖宗的東西好啊,老祖宗那樣疼林妹妹,必是要拿出自己壓箱子底的好東西,也叫我們開開眼。”
賈母徹底轉換了心態,跟著喜悅起來其實她也心里明白,就看林如海的態度,這件事希望就不大。
既然希望不大,失望也就有限了。
于是也順著鳳姐兒的奉承道“鴛鴦,沒聽見你二奶奶說什么還不去開箱子尋東西”
鴛鴦也跟著湊趣哄賈母開心“老太太這不是為難我們這些下人嗎您那百多個箱子,里頭東西個個都是好的,我們都認不過來,可開哪一個是呢”
論起體己來,賈母也確實不虛。
她從賈家最煊赫的一代走過來,攢到了如今,確實是名副其實的金的銀的壓塌了箱子底全是好東西。
年老人多愛奉承排場,果然被鳳姐兒和鴛鴦這話說的高興起來。
“玉兒他們家古籍字畫是不缺的,而林院正的父親又是專管海外洋船貨物的,西洋貨必是不缺。倒是尋些前朝的珍玩古物與她,又雅致又鮮亮,到時候她也可帶王府去擺著。”
鳳姐兒和鴛鴦齊齊道,老太太最英明周到。
且說賈母處知道了這件喜訊,很快整個榮國府也就知道了。
迎春和惜春聞此都趕來議事廳找探春,惜春還沒進門就急著開口“三姐姐可聽說了林姐姐的喜事兒,咱們要不要”
她的聲音,在看到探春旁邊身影的時候戛然而止。
迎春原本走的慢些,落后惜春半步,這會子才進來,連忙先問好“大姐姐。”
坐在探春旁邊的正是元春。
元春生的很美,但每回看到她,三春就像看到了王夫人與寶釵糅合到一起一樣,對她沒有姐妹的親近感,反而有一種帶著畏懼的敬而遠之。
探春對此的解釋是,大姐姐到底在宮里做了多年女官,又是跟著皇后娘娘的,見多識廣,身上自然有種旁人不及的莊重氣度。
此時惜春見了她立刻息聲。
元春手里原拿著一本賬,此時緩緩擱下,脊背挺得很直,望著惜春沉聲道“四妹妹記掛親戚姊妹是件好事,只是大家子姑娘,行走坐臥總要規矩些。人未到聲先至難免不成體統,若是這屋里還有客人,豈不是極失禮的事兒”
惜春冷著臉道“這議事廳哪里來的客要真在這逼仄地方接待客人,這府里才是貽笑大方,也不用我說句話就被見笑。”
她是個執拗脾氣,很不愛聽說教的。她正經的嫂子尤氏有時候過來關懷兩句,惜春因厭惡寧國府作風,還得懟可憐的尤氏幾句呢。何況是面對元春,惜春直接就開口駁了回去。
元春跟這個小妹妹來往極少,倒不想她居然敢直接反口懟自己,當著其余妹妹們,不免更下不來臺,臉色愈發沉重了。
她描摹精致的長眉如同一片陰云般皺起“四妹妹年紀小,難免有些不懂事。我這做長姐的說了,你只改便是,如何還要回嘴便是這議事廳沒有客人,難道叫下人看到了就不失體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