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肅親王直接以身體不行了為由,表示自己要遁入道門,給父皇和皇兄祈福,直接把王位交給了嫡子,自己金殼脫殼跑路了。還特別乖覺對皇上請命他于國于家沒有任何功績,兒子不該承襲親王位,郡王就夠了。
皇上見他最早識趣,就高抬貴手放過了這一個投降的弟弟,用來標榜自己的寬厚。
果然允了肅王的奏章,還賞給了他個道號,順便把肅親王降了一級變成了肅郡王爵,賞給了侄子。
新鮮出爐的肅郡王訂婚對象就是王子騰之女。
老肅親王與王子騰這兩人當年一同在太上皇跟前,交情頗為不錯。這會子又同病相憐,就結了親事。
甭管肅王府是不是降了一級,是不是大不如前,是不是被皇上龍眼盯著。但新任肅王到底是周氏皇族,是皇上的親侄子,府上也仍是堂堂正正郡王府。
王青鸞出嫁就直接是王妃,總的來說還是一門榮耀婚事。
再加上新鮮出爐的林家與紹王府的婚事,正是雙刀齊下,齊齊插在王夫人的肺管子上。
這會子見了元春走進來,花容月貌氣度端凝,在王夫人眼里女兒當然是不遜色于任何人的,于是忍不住就抱怨了出來,嘆息女兒怎么沒當上皇妃呢。
而王夫人這一句,又在元春肺管子上狠狠捅了一刀。
她難道想被發放出宮嗎她不想做堂皇正大的皇妃嗎
起初家里把她送進宮,她是在太后時任皇后處做女官,那時候是盼著她被指給一個未婚的皇子,做個王妃。可后來皇上登基,家里就多了別的盼頭,使了許多法子,才讓她成為了皇后宮里的女官。
省的若是嫡母太后的女官,皇上不好要人。
人盡皆知,皇上是個風流天子,召幸的宮女數目頗多,可以說,在皇上這一朝,由宮女做皇妃,算是一條比較順當的路。
而元春也自問,整個皇宮中,別說宮女,就連妃嬪都少有及得上她的。
可她卻就是被放了出來
王夫人說了一句,見女兒臉色不好看,也就收住了,只道“罷了現在說這些也無用了。還是先慮著以后要緊,鎮國公那門親事”
元春打斷“母親,鎮國公府當真不是好親。”當日她還在皇后宮中服侍,皇上有一回去用膳,就聲氣兒很不好,看著是很惱火的樣子。她隱約打聽了兩句,才知道皇上是因鎮國公第二子違逆國法,想要判流放,結果被太上皇訓斥了,只好改成了收監而憤怒。
此事給元春留下了深刻的陰影,是真陰影,她還記得那時候皇上怒火沖沖的樣子。
天子之怒,著實可怖。
王夫人今日受刺激大了,見元春居然還這樣堅決拒絕鎮國公的親事,也惱起來直接道“給你說的親事又不是鎮國公家的二公子,而是將來要承襲爵位的大公子。”
“他雖是娶過親的,但妻子早死沒有一兒半女,人也年輕還不到三十這樣的親事你還只是不愿意,還要家里如何為你費心元春,你可不是十五歲,過了年就是二十五歲了,你舉眼看看,京中閨秀誰這么大了還沒嫁人”
“這會子挑肥揀瘦的,將來的鎮國公夫人你不想當,有的是人想當”
元春被母親的話傷了個底兒掉。
原來連母親都覺得從宮里出來的自己是個累贅,只要有一戶差不多的人家,哪怕是個繼室,都要趕緊把自己嫁出去,還要自己感恩戴德。
王夫人看元春這蒼白的臉,受了大委屈的表情,并不能體會元春的苦,倒是自己先哭道“真是兒女都是債。你跟寶玉兩個沒有一個省心的,你們這是來孝順我的兒女嗎你們是來要我命的討債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