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免感慨道“朕記得幾個長公主出嫁前,可不是這樣的。”
雖如此戲謔了林姜兩句,但事關宮女出宮,自立女戶進入醫館學習醫道之事,皇上卻一一允準。
林姜還真有點意外,她原以為皇上起碼不會這么痛快地答應。
還是畫眉公公之后私下告訴林姜,皇上曾提起過,當年他的生母早早病逝,就是為著生了病后,太醫們按著宮規,從頭到尾只隔著簾子診脈,只是不停的調藥開方,最后藥石無效便去了。
其實對皇上來說,心里也明白,生母當年可能真是病的重,可能就算太醫能面診能施針也無用。
但從頭到尾,生母連太醫的面都沒真正見過就過世了,還是讓皇上心里不得不想若是當年,朕的母親能遇到一位女醫,或許現在還陪在朕身邊吧。
作為帝王,皇上從來很冷靜,不去想假如的事情。朝廷大事,落子無悔。可唯有此事,讓皇上于許多日子里,都不禁去假如,更為這個假如傷感。
待林姜告退后,皇上還對畫眉公公道“祖宗曾有規矩,這宮里不許再立女醫館,朕自然不好違拗。既如此,便讓這女醫館立在外頭吧。”
畫眉公公心道要是成帝爺知道,這宮里如今的太醫院院正都是姑娘家,而宮女們到了年齡出了宮可以去學著做女醫,怕是會氣活過來。
皇上一貫是擅長壓著祖宗規矩的底線做事,讓御史們既不能上折子公然罵他,他又能推行了新的變革。
林姜聽了深深感嘆。
這就是皇上與太上皇的不同了。
太上皇自己被疾病折磨痛苦,就恨不得天下人都陪著他痛苦,別人不難受他就要砍人,讓人不得不痛起來。可皇上卻是自己經了生母的醫治短缺而離世,就會記得這個遺憾,盼著天下人最好不要經歷跟他一樣的離喪。
這大概就是,哪怕是太上皇同胞兄弟,紹王爺還是選擇將唯一一個救命機會留給皇上的緣故吧。
這樣的帝王,是會為無數子民考量的。
有皇上的贊同,這件事情推行的就很順利原本,這些宮女的下場也從來不為人注意。她們出了宮,就像是小水滴,到底是砸在泥地里摔碎還是混入江河,根本沒什么人管。
但對她們每個人來說,這樣一個機會,就是一生的轉折。
于皇上而言,林姜安排些到了年紀出宮的宮女去醫館,確實不是大事,不過是彌補一點點他掩藏在心底的一個太久遠的傷口,過后也就罷了。
對他來說,今年過年有一件事是重中之重的大事,那就是多國來朝。
林長洲曾在九月份回福建港口補給大周朝貨物的時候,給皇上上了一封折子,說是有一些大周商人多番前去做生意的海上小國,想要來大周朝賀,詢問皇上是否能允準。
皇上一聽,那必須允準啊。
所謂“治隆唐宋”,正是有萬國來朝的景象,才叫盛世。
當然林長洲在折子里寫的也比較明白了,有些小國明顯是饞大周的物華天寶,所謂來朝賀,其實是想從大周的帝王這里要點好處。
但皇上仍然拍拍國庫,表示讓他們來,這種面子錢該花的可不能省。
于是這一年年節,隨著林長洲進京的就有一十六名各小國的使臣,甚至更有七八個海外小國的國君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