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姜的婚事就多承了鳳姐兒的幫忙,如今距離黛玉的婚事也就只有半年多點了,鳳姐兒自然也要來幫襯這一場。畢竟,比起林姜來,黛玉才是賈母的親外孫女。
賈母就催著鳳姐兒早些來幫襯料理畢竟黛玉的婚事還要更繁復好些。
林姜雖是官宦之家的上婚,但比起世襲親王府邸,世子爺大婚的規模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
待到世子爺與黛玉的婚事,才真是禮節繁瑣,哪怕有宮里的嬤嬤出來安排,也要提前兩三個月就要排演起來。
紹王府今年更是只忙這一件大事雖是下半年才大婚,但從過了新歲起,王府上下就開始為此忙活起來,人力物力大把往下拋,就這,還恐到時不夠圓滿。
林姜如今見到人,很有點職業病的感覺,下意識就診斷一二。在黛玉屋里與鳳姐兒一照面,不由就道“璉二奶奶似乎氣色不太好。”
而鳳姐兒的臉色其實都不用林姜看,連黛玉也道“是啊,鳳姐姐一進門我還說呢。”又勸著鳳姐兒若是那府里忙,就趁空歇歇,不必隔日就過來一趟。
鳳姐兒撫了撫臉頰道“近來是有些忙了,想來是昨兒又沒有睡好的緣故。”就在黛玉跟前把這件事混過去了。
然而等到晚間林姜從林府走的時候,鳳姐兒也跟著告辭出來,一出門就拉著林姜道“林妹妹是未出閣的姑娘家,我有些話不好說。只是有件事,憋在心里也煩悶,倒是林院正是在朝廷做官的,見識比我強,便替我出個主意吧。”
林姜邀請她上自家馬車“這風口上到底春寒料峭的,璉二奶奶上來慢慢說就是,我并不急。”
鳳姐兒就在馬車上將事兒一五一十告訴了林姜。
“那府里敬老爺死了,璉二爺總過去幫珍大爺料理喪事。這原是老族長,論起親戚情分來,更是大爺,也是該的。”
“可誰知道,他們兄弟湊在一起,倒真是一對好的,竟不做一點好事”鳳姐兒說的咬牙切齒的。
“對林院正我就直說了,也不怕你笑話我們璉二爺之所以過寧國府那么勤,竟不是為了什么敬老爺的喪事,是為著那府里珍大奶奶有兩個絕色的妹子”
“那尤二姐和尤三姐家里既敗落了,就索性靠著寧國府這姐夫過活。誰知我們那位爺見了那尤二姐,就五迷三道起來,竟也不管是不是接了旁人的剩余,動了心思要娶回來做二房”
林姜醒悟怪不得賈敬去世后,自己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原來是忘了書里濃墨重彩的尤二姐尤三姐姊妹倆的那一段劇情。
隨后又不免感慨,這嫁了人確實方便起碼這聽風月新聞就方便多了啊,要是以前,鳳姐兒是絕不可能把這樣的事兒說給她聽。
就像不能說給黛玉這種閨閣妹妹一樣。
可現在不同,鳳姐兒對出了嫁的林姜,那就是什么話都能吐口,都如實說來不加掩飾。
見鳳姐兒臉都氣紅了,林姜就先撿重要的問“那璉二爺是已經娶了那尤二姐還沒娶呢”
鳳姐兒氣的拿手帕子呼呼給自己扇風“還沒有呢他只以為我深宅大院里住著,是聾子瞎子,卻不想現在我管著這府里上上下下,難道還沒有個耳報神他才一動心思,我這里就什么都知道”
此鳳姐非書中鳳姐兒,如今她把榮國府一把攥住后,又有探春、小紅、晴雯等人幫襯著,還常出門過林府這邊來幫忙,里外什么事兒不管哪個下人不怕她,不要討好她為生
這會子賈璉在寧國府想要背著她偷娶尤二姐的事兒,立刻就被當成了珍貴的可以討好的情報,送到了她跟前。
還不止一個耳報神,鳳姐兒總共收到了三份線報,其中一份還是賈璉的貼身小廝興兒主動來說的。
所以鳳姐兒對此事的進展了解極為詳細現在兩人還是眉來眼去階段,并沒來得及真的安排房舍,在外偷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