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刃從頭與她講起。
且說,幾十年前,賈代善也是年少有為的杰出代表,三十歲就接過了京營節度使的要職,還干的風生水起。
而彼時大周也曾有過幾次對外征戰。
既然有戰亂,這糧食的價格就波動很大,同樣的銀錢,能買到的糧食的量可是天差地別。
賈代善跟太上皇是年少君臣,一向關系很好。
當年賈代善察覺此事,就上稟太上皇,請奏給兵丁發俸祿,不要只發銀子和銅錢,而是發一半銀子,一半糧食。
比如十兩的餉銀,就定好發五兩銀子,一石半米這樣能保證就算糧食大漲價,士兵們也不會因家中買不起米面而擔憂不滿,畢竟戰時安撫兵丁是最要緊的。
太上皇同意了這種發放軍餉的辦法。
放在當時來看,賈代善這樣的做法是無可挑剔的。但問題是世上無百世不移之法,隨著時間過去,大周朝二十年未動兵戈,米價也日趨穩定,這樣發放糧食的舉措,卻變成了一種貪污的途徑。
畢竟要發糧食,就要先從民間采買糧食,再按量發給將士們。
這一買一發之間,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因是朝廷購買糧食,還是大量穩定購買,用于發給軍伍的,米行自然是不敢抬價,一般還都比市賣便宜兩成。
而軍營中的買辦低價買了精米,轉手就加上三成的價格,再把這些精米貴價賣掉,從中賺取利潤。
這還不算完,他們會再拿出一小部分錢來,買那種最次的陳米,再按照一人一石半的數目,發給普通的兵丁。
這樣空手套白狼兩頭賺錢,買辦們賺了個盆滿缽滿,苦了的只有普通兵丁。他們領到的祿米,幾乎都是人難以下咽的老舊陳米,甚至有的霉腐之米,哪怕用來喂雞喂鴨,小動物們都扛不住,會吃的沒了命。
許多家里過得去的人便把陳米扔掉了,但那些窮極了的,也只好壯著膽子吃,吃不死就是萬幸。
他們毫無辦法。
做這種事的,都是京營里的老油條,上下都打點過了的。普通的士兵求告也無門,不但得不了應得的祿米,還會給自己惹事,輕則一頓好打,重則身上就背了罪名。
時間長了,形成了定例后,兵丁們就只好自認倒霉,全當俸祿只有五兩銀子。
衛刃把這件事說給林姜聽時,林姜就感慨道,有人的地方就有貪污。
當時在榮國府住時,也是這樣。聽探春說,榮國府里給她們姑娘,是每月有二兩銀子的例銀專為買胭脂水粉的,另外有二兩銀子是月錢預備著姑娘靈活使用。可那些買辦們拿了錢去,弄來的胭脂水粉都是次貨。還得榮國府姑娘們,另外拿自己的銀子,叫人去買這些家常用物。2
還是后來探春幫著鳳姐兒管家時,向鳳姐兒提了這件事,將這一項免了。
“可見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林姜還忍不住念了句圣經里的話。在哪里,貪婪的心都是一樣的。
而這種積弊,在衛刃上任后算過賬目,走訪過下頭的兵士后,就稟明了皇上非戰時京營無需折算銀兩發糧食,直接給將士們發銀子和銅錢即可。
聽他陳述了其中利弊,皇上自是批準了。
衛刃此舉,可以說讓絕大部分士兵都極為高興,覺得俸祿翻了一倍。而對朝廷來說,也沒任何損失,畢竟支出的軍餉都是那么些。
唯一痛苦的就只有那些從中牟利的買辦,以及被他們銀子供養的上層官僚了。
“我自接管京營以來,都是緩緩圖之。真正算是大刀闊斧改了的舊例,只有這一項餉銀發放。自然,軍中管糧食采買的人抱怨我最多,最可能跟王子騰接頭。”
“要在這上面找我的錯處彈劾攻訐,是最容易尋人證的,也是最會讓我丟臉的。”
衛刃不但算到了王子騰的做法,還算進去了他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