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見鳳姐兒說開了這話,也就安慰她“璉二嫂子,這件事固然驚險,但姐姐心里已經過去了。”
“否極泰來,都會好起來的。”找事兒的人都走了,也該大家過過太平日子。
而她夾在中間會更加無法自處。
王子騰攻訐衛刃的時候,未曾考慮過她,甚至都未曾把賈家放在眼里,不曾想過榮國府的處境會多難。
因王家確實有罪,鳳姐兒自己這會子反而不好鎮壓更不能辯駁,倒是探春作為小姑子,幫著彈壓才是正理。
探春都應下來。
而之后,黛玉與三春姐妹見面說話的時候,還特意私下與探春說起她是在這府里住過的,知道賈家下人,都是一顆富貴心,兩只體面眼。之前畏懼鳳姐兒,少不得有畏懼她娘家的緣故。
這會子王家沒了,只怕賈家下人里就要有敢跳出來陰陽一下鳳姐兒的。
這件事對衛家和林家來說,都算是徹底過去了。
諸事停妥,衛刃真正掌握京營四大營,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鳳姐兒聽說了此事,更是有一層感慨。
不但如此,他們還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個節度使年輕,代表著他還有大把的時間去整理京營,很可能未來幾十年,京營都要在他手底下過活了。
那他們這些注定會早于衛刃退休的老人,還是盡早低頭識趣比較好熬日子他們又熬不過才二十歲的頂頭上司。
從前京營里的官員,還有的看輕他年輕,只以為他是仗著皇上心腹的身份,才空降過來,不以為意。
經此一事,也真不敢看輕這位年輕的節度使了。
之前她與肅郡王妃王青鸞眉來眼去打的火熱,自然也跟母家提議,在王子騰彈劾衛刃的時候,幫兩句腔,站一會兒隊。
不過吳家本來就沒什么人有軍中官職,吳老爺的膽子也小,后來見事情越演越烈,就早早收手縮頭,沒有再深入摻和這件事。
對很多人來說,這樁轟轟烈烈的京營貪污案塵埃落定,可以松口氣,回到日常的生活軌跡上了。
但對宮里吳貴妃來說,今天跟昨天一樣,依舊是憂愁的一天。
這三個月來,皇上只見了貴妃四次,還都是看了一眼母子倆,連膳食都不用就起駕離去。
吳貴妃能感覺到,皇上對她的寵愛正如同流水一樣流逝而去,還是浪奔浪涌那種。
但無疑,他們之前下去的一點注,是虧了的。
吳貴妃原想借這回搭上一個朝中說得上話的盟友,結果反倒有些連累了自己。
結果現在倒好,外援沒有聯絡上,倒是連累自己失寵的速度更快了。
不管朝臣們是怎么仰贊皇上,覺得他是個英明圣主,但對如今陛下的后妃們來說,當今只是個多情而不專情的男人而已。
她如何能不發愁。
原本她這么著急上火,也是為著十皇子年紀小,她覺得等十皇子大婚封王的時候,自己只怕就年老色衰不受寵了,還不如趁著現在受寵的時候,給兒子早早弄到手王爵,也讓朝臣們看著皇上愛重十皇子。
心腹女官見主子這些日子都郁郁寡歡,也能猜到些貴妃的憂慮,于是就來勸她“娘娘,要說宗親中說話算數的人,無外紹王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