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左將軍白日里關于罵戰的安排,林姜端起手邊的茶喝了一口,又繼續道“還沒完呢,據說到了晚上,這左將軍想的法子就更促狹了。”
“他們在通城外挖了許多大灶,在下頭熬蜂蜜糖水喝。”也難為這左將軍怎么想來,簡直是把北戎的將士當成了群熊。
他掐的命脈確實準其實若是生火烤肉飄香的話,北戎軍隊其實是不那么饞的。他們是游牧民族,天天以烤肉為生習慣了。
北戎缺的東西,就是這大周富庶之地才產的煙酒糖茶,各種精巧的輕工業副產品。
大周軍士們在城樓下面熬糖水,那種香甜的氣息,真能讓軍備逐漸不足,糧食存量逐漸見底的北戎人抓狂。
以至于之后就產生了通城墻頭上,北戎士兵開始憤怒往城下射箭投擲石塊等后果。
正好大周的地道也挖好了,將士們就躲到地道里去生火,繼續把甜甜蜜蜜的糖味扇出來,勾引北戎的士兵。
只是這樣搞了兩日后,左將軍算了算賬,頗為肉疼畢竟糖在大周也挺貴的,這個朝代,還是把糖水當成一種補品的。
于是左將軍在把那日的糖水分給眾將士算作難得的加餐貼補后,就換了個省錢的法子開始報菜名。
大周幅員遼闊,菜品眾多,絕非北戎可比。
左將軍命人寫了菜譜,選拔了嗓子清亮,北戎話流利的將士,每天對著通城里報菜名,間或還簡略描述一二。
別說北戎將士了,連伙食不錯的大周將士,有時候都聽得流口水,想回去吃一口家常菜,對于躲在通城閉門不出的北戎怨念深重。
“可以說,西北現在已經進入了精神戰爭中。”
林姜說的繪聲繪色,果然林如海等人都笑了,周黎蘅就道“這位左將軍,于先帝爺時,并不怎么受重用,連父親都說他脾氣暴烈,常與人爭執這回若不是理國公為首將,只怕陛下也不敢用他。他曾受過理國公府的恩惠,對柳家格外敬重些。”
當著周黎蘅,林姜沒好意思說啊,那要是紹王爺都親口點評脾氣差的人,脾氣估計是真不咋地。
不過這樣的性子,用在對付北戎上,倒是正好了。
說完正事,林姜就與黛玉去后頭了,留下林如海繼續教導周黎蘅些戶部之事,皇上已經將周黎蘅擱在了戶部,讓他就此戰事正好多學些。
雖說林如海已經離了鹽政幾年,但戶部的事兒仍是熟手。
周黎蘅也聽現任戶部尚書,他的親舅舅魏謙大人感慨過,他與林如海還是應該掉一個過子才是魏謙大人還是對禮部更感興趣,研究各種祭祀排布,冊封舊禮能研究一日。
林如海明顯是對戶部調配賬目,協調銀錢賑災撫民等事更擅長。
不過這話也只好親戚們之間私下說說。哪位大臣去哪個部門,這都得皇上說了算,圣心自有安排。
然而就在不久后,林如海確實調了部門,只是并非調回戶部,而是有些出人意料地接任了工部尚書。
此事還要從林長洲回京說起。
轉眼到了六月的尾巴,朝中再次傳來一處戰場捷報,只是這封捷報并非來自西北而是海外弗朗吉國終于扛不住了,再不敢在海上飄著當劫匪收保護費,而是退縮回自己國家的地盤,搖起了白旗,對著大周送上了求和書。
求和書上承諾從今以后,弗朗吉國裝備有火器的海船,再也不得隨意離開他們國家周圍的海域,只有商船可以出入。
更是表露出從此對大周俯首稱臣的意思搶劫搶不過,那就認輸加入當個屬國可以說是打不過就加入的典范了。
現任福建海軍總參將覃賦,即旬陽長公主的駙馬,命人千里加急,將弗朗吉國的求和書送到了皇上案頭。同時送上的,還有關于這一場海外戰事的詳情折子,所有有功勞的將士,都列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