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笑著說道“能有這么多同學過來,我也著實感動,我原以為只有作曲系的學弟學妹們呢”
臺下一陣歡笑。
韓峰望著臺下一張張鮮活年輕的臉龐,忍不住長嘆“年輕真好,看著你們,我感覺自己仿佛還沒有畢業,此時站在這里,是被老師叫上臺給你們分享學習心得”
“學校剛開始讓我返校做分享的時候,我是拒絕的,音樂音譜樂器唱法可以教授,但音樂是教不了的。
毛詩序里面講,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
所以,音樂的本質就是抒發感情,同學們,感情的迸發不是要自己抑制不住油然生發嗎別人怎么教你”
“因此,音樂也是寫不完的,所以大家盡管在音樂的海洋里探索,去創新,去發揮自己的才智”
韓峰進入狀態之后,兩個小時倏忽而過,講著講著韓峰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但看臺下同學沒有離場的,沒有玩手機的,有沒有收獲韓峰不知道,但肯定是聽進去了。
“時間也不早了,為了不耽誤大家去食堂吃午飯,我們再交流幾分鐘結束,大家有什么要問的嗎”
“食堂都被大一新生霸占了,我們不急”
臺下有人喊道,引來一陣歡笑。
剛平靜下來,就有人舉手示意。
“學長,音樂人的前途在哪里”男生站起來弱弱問道“能像你這樣詞曲寫得好出頭的,恐怕少之又少,剩下的人何去何從”
韓峰請他坐下。
“音樂學院的門檻還是挺高的吧,應該不存在沒有基礎直接來學音樂的吧
無論什么原因促使你選擇了音樂,我想你在高考志愿寫下音樂學院的時候,就應該做好了前途晦澀的準備。
這個社會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折疊的,音樂人可以做的出名,當明星、教授、學者,也可以當音樂老師、幕后音樂人等等。
甚至還可以把大學學習當做是一段人生旅程,畢業以后的重新開始,但人生能有過曲水流觴、歡飲奏樂的日子,就已經比很多人精彩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前途必定光明無限”
一位女生站起來,問道“學長,我是民族音樂系學音樂表演的,現在市場上完全不流行民族音樂,請問我們能成為歌手嗎”
韓峰同樣是示意她坐下“你的意思是不是問能不能成為歌星,或者說像我這樣唱歌出名”
那女生重重點頭。
臺下的人眼神也都凝聚過來,顯然都是很好奇這個問題答案。
“說句題外話,現在是信息時代,互聯網把每個人的距離拉近了,也我們上學時常說的地球村。
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把自己展示給每一個人看,民族音樂也許在一億人中不流行,那么十四億人呢,基數變大總會有不少知音的。
再說民族音樂不流行的問題。
我前面說了,音樂是感情發揮而成,不會因為體裁有所限制,不過是流行音樂大多表現形式輕松明快,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個可以類比哩語和官話。
因此民族音樂只要做的好,讓聽眾感同身受了,同樣也會流行起來,更何況音樂還有時代性,譬如古風歌曲,曾經很小眾,不被大眾接受。
現在呢,不少電視劇都開始采用古風歌曲作為主題曲。”
教室響起熱烈的掌聲。
提問的女生并不甘心“現代流行的歌曲中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幾乎絕跡,如果學長說的是真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全場登時寂靜,無數眼光在兩人之間逡巡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