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季柏贈與她的已經超過了她給出的那一刻,她只想拒絕他的好意,但是季柏并沒有停止的意思,這讓她的愧疚感一日多過一日。
在得到饋贈的同時思考如何回報對方,至少是等價或是高于對方的付出,這是葉芊芊的處事原則,她沒辦法心安理得地接受別人的好意,她為此感到不安。
葉芊芊很認真地對季柏說“非常感謝你的關心,還有你的慷慨。我們早就兩清了,你不要再這樣,我有點負擔。”
季柏沒想明白,他做了什么“慷慨”的事
不過葉芊芊又一次拒絕了他這一點倒是讀懂得清楚明白。
是他的做法不對還是本人一點魅力都沒有,讓她反復地拒絕了他這么多次
季柏心中滿是疑惑,最終卻只問出一句“為什么會有負擔”
人的性格受生長環境影響,判斷是非對錯,認知禮義廉恥,大部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潛移默化而成。
葉芊芊覺得有負擔,季柏卻問為何,說明季柏不明白她的“負擔”是如何產生的。
她為了向他說明,就不得不回想過去,她不喜歡回憶過往,那讓她感到不開心,可她又不想隨便編個理由,季柏是個很好的人,她不想對他撒謊。
她誠實地說“一味地接受別人的好意會讓我感到愧疚。”
愧疚
季柏不明白葉芊芊為什么不能坦然接受他的好意,而會感到愧疚,但他依舊為此感到很抱歉。
他說“我做這一切是希望你開心,你只要安心地接受就好。如果你表示謝意,我就知道你喜歡,我的心情也會變好,這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
請你不要有愧疚感,這不是我想要的。”
葉芊芊也覺得很抱歉,感覺自己好像不識抬舉又很難相處似的,她自認是個隨和的人,不知道為什么在這件事情上處理得僵硬至此。
她解釋道“我是個男女平權主義者,不認可女生就應該享受男生的付出這種觀點,所以沒辦法等價回報給對方會讓我內心難安。”
季柏知道原來是基于這樣的想法,而不是討厭他才拒絕的,終覺釋然。
他說“你請我吃晚餐那天,我就挺開心,同樣的開心對我來說就是等價的。”
果然人和人的認知完全不一樣,季柏把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葉芊芊第一次有一種“拒絕別人的好意也好難”的感覺,雖說這不是一件壞事,但她實在是太不知所措了。葉芊芊是典型的“沒有被好好愛過的人”,在感知到別人的好意和慷慨的時候,顯得很慌張,如若不回報對方,她就會感到愧疚,所以應對方式就是簡單粗暴“我無以為報
,請你馬上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