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芊芊了然地一笑說“家長,有您這樣想法的人不是少數,所以您有這樣的想法非常的正常,但是卻并不正確。”
楊志宇爸爸是不接受反駁的人,所以他當即就坐直了身體,呈現一個微微前傾的抗拒姿勢。葉芊芊十分淡定地說“您說結果好才是真的好,我有一個問題,志宇在尋求教育機構幫助以前,學習和性格上都已經有很嚴重的問題了,那說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
果都不好,那是不是說他的父母和學校都做得不好呢”
什么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葉芊芊用對方的邏輯攻擊對方這一招不要用得太熟練
自己造成的結果就擺在眼前,哪怕是強硬如楊志宇的爸爸也不僅語塞了一瞬。
趁著他被問得啞口無言的時候,葉芊芊說“然而事實卻是,家長和學校都努力過了,但結果卻不是你們能控制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給個巴掌再給顆棗,及時肯定了家長的付出。她不疾不徐地說“您誤會了您花錢所購買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您不是拿錢過來買一件稱心如意的商品,挑好了馬上就拿走的那種,您買的是您家孩子的未來,是我們的工
作時間和長期的服務。我們和家長之間確實存在商業關系,但同時也是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做的是事情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不是代替學校教育,而是去做學校教育受限又顧及不到的地方,真
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實地幫助到孩子。
所以我希望身為他的家長的你們,可以參與到幫助他的陣營里來,我們一起努力的目的就是取得更好的結果。根據我帶了這么多孩子的經驗來說,想要有好的結果,必須先有科學的教學過程和專業的管理過程,我不會現在就給您開空頭支票,但是我可以保證我們說到做到,一定
竭盡所能。”
其實就算偏執如楊志宇的父母也是希望能把孩子培養成才的,自己盡可能地教對他有利的東西,結果到頭來發現,不知道怎么就把他教成今天這個樣子了。
身為父母的人,看到孩子完全沒有按照自己的期望長大的時候,那真的是特別的糾結。
凡是有責任心的父母,都會陷入思考我到底哪里沒做對是不是我把他給教壞的我應該怎么做才能把他教好啊
做父母也沒個標準藍本可參考,沒個統一教學標準答案,更是沒個考試之類的測試自己是否合格,所以大家幾乎都是在這條路上摸索著前行。
葉芊芊跟楊志宇爸爸進行了第一個回合的過招以后,就在他的邏輯上撕開了一個小口子,他開始深思自己是不是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就夠了。
葉芊芊會順著那道小口子潛入,繼續將他本就不正確的邏輯撕裂得更狠一些。兩人接下來就針鋒相對地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了探討,楊志宇爸爸覺得自己身為家長的的威嚴遭到了質疑,有些情緒,葉芊芊就很冷靜了,教育方面她經歷得可比他多
多了,直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地和他不疾不徐地過著招。